tibet.cn
home

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5-10-15 10:51:00 来源: 青海日报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颠覆性变革重塑高等教育生态,推动高校思政课在资源供给、教学方式、学习体验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为高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提供了新范式,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变革转型

  一是改变教学样态。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全方位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变革转型,深度重塑高校思政课教学格局。人工智能可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推荐,根据大学生的个人偏好、个人旨趣、知识储备等,为大学生精准推送相关的思政学习资料,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可借助AI机器人、虚拟助教等智能交互工具,为大学生提供即时答疑和学业辅导,增强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互动性,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

  二是提升教学效果。人工智能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海量的线上案例、虚拟仿真的教学场景等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实现基于用户画像的学习资源精准推送、以可视化工具构建思政课知识图谱,从而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时空限制,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是促进教师发展。作为数智化教育的践行者,思政课教师是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变革的重要助力。数智化教育变革倒逼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系统培训、实际操作有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全面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和方法。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是优化教学资源供给。教学资源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应推进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深入挖掘在地文化、校情校史等本地化特色资源,制作微电影、创意短片、微课等教学资源,丰富完善在线示范课程库,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创新教学资源供给方式,依托算法推荐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供给。通过人工智能画像,精准把握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依据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认知特征、兴趣偏好等多维数据,在海量的教学资源中进行数据匹配,并将差异化、定制化的内容及时推送给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支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二是创新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开辟了新赛道,可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从单向灌输向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型。高校应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和思政课教学特点,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兼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包含智能教学资源平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智能互动教学工具、教学效果精准评估等模块的教学模式。例如,开发智能教学资源平台,整合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思政教学资源,并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为教师和大学生提供个性化资源服务;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为大学生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推荐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明确教学模式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构建各个模块间的协同机制,确保新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根据实践验证结果,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技术应用的稳定性、教学模式的适应性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以形成一套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人工智能赋能路径。

  三是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高校应围绕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各环节的有效应用。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让数智技术覆盖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和全场景。如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辅助课堂讨论、通过情感分析技术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绪等。要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应避免技术与教学“两张皮”现象,使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助力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从“一刀切”走向“精准化”、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从“封闭课堂”走向“多元开放”。

  四是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学业评价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摒弃单一的结果式考试评价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其中,过程性评价侧重考察大学生在数字平台的参与度与活跃度,如网络讨论质量、小组协作贡献等;阶段性评价侧重考察大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质量,可采用线上作业、成果展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终结性评价侧重考察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要善用大数据分析、学习分析技术等,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一般课题: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K25YG2110248);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挑战与角色重塑研究〕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人工智能引领高校财务人才培养新方向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社会各领域的时代背景下,财务领域也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高校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详细]
  • 创新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外国语言文学教育

    人工智能迭代发展的当下,高校外国语言文学教育不仅要承接过去、立足当下,更要面向未来,为培育未来行业发展所需的具有一定思想力、跨文化沟通与交际能力、创新力及能够适应人机协同模式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详细]
  • 人工智能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