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探索科学有效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路径

发布时间: 2025-10-23 11:09:00 来源: 青海日报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农村的富裕,就没有整个国家、全体人民的富裕。这意味着,依托党建引领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在实践和理论上有着独特的内在逻辑。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反映着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与发展规律,而且是党组织促进农村发展的历史赓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代表农民根本利益的坚定立场。就当前而言,这更是回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实践的体现。为此,本文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以探求科学有效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方法。

  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所在,是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等各项事业的主心骨与领头羊。农村的发展水平、农业的发展状况、农民的生活质量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都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与组织效能。其一,要通过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完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架构和工作体系,不断促进和激发党员干部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本领,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的战斗堡垒作用。其二,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效能,提升农村干部群众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抓稳农村产业振兴方向,科学把握服务共同富裕的基础。乡村产业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量,但共同富裕的实现绝非坦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势头向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较为突出,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仍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困难。为此,亟待从平台打造、产业塑造和氛围营造方面发力,多措并举推进共同富裕。其一,持续创新平台,鼓励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打造高效能“强村团队”,推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产业集约化、专业化体系建设环节,鼓励农村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创业和就业,进而实现富裕,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其二,塑造优势产业,促进数字兴农,推进农村特色产业,铸就乡村共同富裕的产业支柱。其三,营造发展氛围,构建有利于优势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丰富农村群众收入渠道,鼓励农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谋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抓强农民共同富裕实践,促进物质富足与精神丰收统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发展与精神风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物质条件充足度和精神文化丰盈度,更是论断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参考。为此,要积极创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生态,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其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农民文化价值观。其二,挖掘保护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积极探索实现农民精神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其三,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将推动物质发展与精神富足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抓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把握人才助推共同富裕的关键。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是发展,关键在人才振兴。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离不开高素质精准化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这需要政府、教育培训机构和乡镇企业凝聚共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一些制约因素也要引起关注。其一,夯实乡村人才建设基础,把握人才助推共同富裕的关键,必须以乡村发展和共同富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乡村发展环境,从硬件和软件投入着手,持续增强对乡村建设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其二,开源引流,围绕人才类型发展规律,专门建立人才发展培育数据库,根据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建设的具体发展需求,定制人才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方案。总之,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要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全方位全链条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营造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氛围,从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党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引领与实践指导。只有坚持思想目标上的根本立场,坚持产业振兴服务共同富裕的关键导向,坚持物质精神双丰收的共同富裕,坚持人才建设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以产业振兴服务共同富裕为关键,以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共同富裕为核心,以抓好农民精神共同富裕为路径,以抓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共同富裕为枢纽,才能在新时代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文理学院分中心。本文系重庆文理学院塔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后扶贫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创新范式研究”(R2021FMY08)、2022年永川区宣传部同重庆文理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课题“后扶贫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共同富裕社会的创新路径研究”(2020A004)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详细]
  •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详细]
  • 全面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