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是其语文学科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向、过程与实效,是实现育人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课标解读能力的持续提升,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必要标准。唯有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尝试、系统应用并逐步建构科学的、可操作强的课标解读策略与方法体系,方能实现课标理解能力稳步提升,进而为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
构建新课标教育教学体系,提升教师理解力
首先,可在课本教材中进一步增加必要的文本注释。在编写课本教材的过程中,可组织语文学科专家、一线教师骨干等相关人员组成注释团队,针对教师在研读过程中可能感到困惑的名词,如“项目式学习”“主题式教学”等新概念,进行情境化、通俗化的说明解释,降低课本的理解门槛,激发教师主动研读课标内容的积极性。其次,可增加语文新课标中教学案例解读的比例。在配套材料修订过程中,围绕语文学科素养、学科任务等重点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不同课堂类型选取典型案例,真实呈现和总结反思课堂情境,帮助教师群体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内化为可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师群体的课程设计能力。再次,加强配套网络资源体系的支撑力度。要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通过统一的教学平台进行小学新课标专家讲座、视频解读、课程示范等相关内容的开发与发布。同时,鼓励各类专家学者和特级教师进行相关的视频微课录制工作,将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可视化讲解。搭建线上互动社区,鼓励教师将新课标学习心得和实际教学转化经验总结,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构建“文本+注释+案例+网络”四位一体的新课标教育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转化能力。
加强政策与课改实践衔接,提升教师执行力
首先,要出台切实可行的课改实施方案。地方教育部门要仔细研读国家新课标文件,学习国家新课标精神,并结合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实施路径,明确相关课程安排、教学策略、改进方向等重要内容,根据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等新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指导意见。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增强新课标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避免出现学科本位等片面化问题,推动区域语文教学的长效发展。其次,组织开展相关专题培训。地方教育部门要针对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围绕“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教学资源开发”等内容开展系统化、序列化培训。通过开展“教学案例比拼大赛”“语文学科教学骨干培养”等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转化能力。健全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强化对培训全流程管理和效果跟踪,确保培训不走过场,真正赋能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再次,举办针对一线教师的公益讲座。加强政府、高校、中小学校之间的协同联动,定期组织公益讲座,充分发挥高校专家教师的专业理论优势,对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课程逻辑进行深入解读。不同地区的教研员也要立足区域实际教学状况,通过课堂观察、案例解析等方式,引导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进行更加贴合实际的教学指导,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力、转化力与执行力,为深度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科学设计及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协同力
首先,要聚焦关键问题,科学设计校本教研主题。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贯彻新课标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围绕新课标带来的变化和挑战,系统划分教研主题,组织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专题探讨,通过层层递进主题探讨和课程设计,引导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提高自身素养能力。其次,要增强互动性,丰富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在校内,可通过赛课的方式,鼓励教师根据同一教学内容,集思广益设计多种教学方案,加强对新课标的多样化教学表达;可通过跨学科、跨年级的群备模式,推动不同学科间的协同育人。在校际层面,校方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学习,鼓励教师前往课改先行院校进行学习观摩,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拓宽自身教学视野。同时,也可通过开展区域教学研讨会和线上教研室,突破时空限制,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观课、集体评课,帮助教师及时学习先进理念、获取优质资源,为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语文课程改革走深走实。
增强教师参与及探索意识,提升教师内生力
首先,要激发内在学习动力,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教师要主动搜集和研读相关政策文本、权威解读资料以及相关论文和学术著作,不断夯实自身专业基础,提升对学科本体知识与语文课程的理解能力,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观念转变。其次,要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主动在“做中学”中深化课标理解。教师要将相关学习成果主动融入课堂行动,通过跨学科学习、情境化作业设计等方式,丰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语言、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再次,要做好反思改进工作,切实提升新课标解读能力。教师可通过撰写教学日志、邀请同伴观课等多种方式,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实现从“知标”到“用标”再到“创标”的专业跃升,成为新课标理念的践行者与推动者,进一步提升对新课标的解读能力。
〔作者单位: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金项目: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内容分析”(项目编号:XYJP202403)〕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