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5-11-17 09:37:00 来源: 西藏日报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同时要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要求,为我们构建“内外兼修”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引。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西藏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和法规日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健全。推动出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修订《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西藏自治区冰川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美丽西藏建设“1+8”制度体系,为守护高原生态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法律真正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武器。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优美的生态环境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雪域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的人们深知大自然的宝贵与生态脆弱,因此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世代守护着这片净土。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外部约束是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的保障,内生动力是外部约束得以实施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既靠他律,也靠自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同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不仅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而且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详细]
  • 一揽子重磅政策来袭,释放强信号

    7日上午,三位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亮相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重磅金融政策相关情况,释放出了稳市场稳预期的强信号。 [详细]
  • 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相继提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进入新时代,随着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我国外部环境的严峻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提升。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