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和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新文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新文科建设需以“守正创新”为内核,强调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知识体系优化重构,积极主动对接时代需求,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交叉融合。历史学承担着传承文明、涵养精神的使命,在新文科视域下,以“教材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因此,高校历史教学需顺应新文科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型,更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构建跨学科融合体系,打破历史学知识边界。一是推动历史学与社会科学融合。打破传统历史学以“时间线”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视角,优化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洋务运动”章节时,可在介绍洋务派企业、讲解技术引进成果的同时,引入经济学相关知识,组织学生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引入社会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洋务派与顽固派博弈背后的社会结构变化,以跨学科融合帮助学生跳出“就历史谈历史”的局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推动历史学与自然科学、新兴学科交叉融合。例如,开设“环境史学”课程,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状况学习气候知识,如引导学生分析唐代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探讨唐代王朝迁都历史;开设“数字史学”课程,讲解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如组织学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明清科举考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地域文化与人才分布的关联,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沉浸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传统历史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聆听接收为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新文科视域下,需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一是打造沉浸式课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通过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遗迹,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进”历史。例如,教师在介绍“北宋汴京城市生活”时,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还原,让学生利用相关设备操作虚拟角色,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二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可以打造在线数据库和数字化平台,例如搭建历史研究共享平台,引导学生围绕课程需要和兴趣爱好自主检索学习相关历史知识,并对史料进行梳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汇报,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结合社会热点话题,立足地方发展特色,设计兼具视觉性和实践性的项目,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收集一手资料,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作表达能力。
搭建校内+校外双平台,推动实现学以致用。搭建“校内+校外”实践平台,有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新文科注重“学以致用”,强调“知行合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深化学生理论认知。在搭建校内实践平台时,可充分利用高校历史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等场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例如,高校可完善历史实验室设备建设,配备文物修复工具、设立数字化建模软件,为开设“文物修复模拟”课程奠定基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考古工作流程,掌握文物保护技术。二是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在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时,高校可积极与政府、企业、文化机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例如,与博物馆合作,开展地方史料整理、文物普查等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可与红色教育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参与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
建立多维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完善评价体系,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对提升高校历史教学质量、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至关重要。一是优化评价内容与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践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如在“地方红色文化调研”项目学习中,考查评价学生史料收集的完整性、调研报告的扩展度、成果展示的创新性等,以突破传统“单一笔试”局限。终结性评价需坚持“能力导向”,创新考核形式,采用学术论文写作、学习成果展示答辩、开放式命题考试等多种方法,全面考查学生,为改变教学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模式,引入教师、学生、家长、实践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例如,以学生自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以实践单位评价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多管齐下,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与实用性。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基金项目: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史料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ZUGKLS2024-0991)、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历史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课题编号:JXJG-24-41-1)〕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