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以“极地之脉,江河之源——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主题的那曲市第二届“江河源”保护论坛成功举办。14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那曲市“江河源”保护工作,从自然灾害防治、河湖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一系列契合高原实际、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共同谋划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计。
据悉,那曲地处“亚洲水塔”核心区,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组成部分。长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辖区内2549条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区湖泊面积81%;冰川总面积680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约88亿立方米;湿地总面积达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湿地总面积45.84%;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369.9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含有野牦牛、藏羚羊、雪豹等4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禀赋,使那曲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安全上肩负重大使命。
近年来,那曲市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建成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公园、6个国家湿地公园等,形成多层次保护格局。“十四五”以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203.97平方公里,修复流域生态缓冲带面积3000亩、草原生态超711万亩。目前,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国控断面水质100%达标,江河源水体保持原生状态。
下一步,那曲市将把本次论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完善规划体系,梳理吸纳专家建议,将“高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水资源集约利用”高原河湖的保护研究监测治理等内容纳入那曲生态保护规划,确保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深化合作交流,加强与兄弟省市、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江河源”保护成为跨区域协同、多学科联动的典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