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山南市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 2025-11-13 11:19:00 来源: 西藏日报

  记者从山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山南市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完成不可移动文物普查1516处,认定新发现文物点624处,其中包括浪卡子县打隆镇距今2300余年的岩画群等重要发现。截至目前,860处文物数据已审核上传至省级普查管理系统,其中包含722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点。

  此次普查创新采用专业排查和群众提供线索相结合的模式。普查队员旦增巴珠介绍,浪卡子岩画群便是群众观看普查宣传视频后主动反映线索发现的,其60余处石壁上的鹿、马图案,生动再现了古代先民生活场景。11月初,自治区检查组对贡嘎曲德寺、藏木岩画等8个点位实地验收,肯定了山南市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同时,山南市文物修缮工作也同步推进。山南市争取国家专项资金1200万元,用于曲松县拉加里王宫女儿墙(边玛草)维修等3个项目——这座13世纪吐蕃王室后裔遗存的宫殿,其边玛草砌筑工艺是藏式建筑特色技术;自治区1265万元专项资金投向扎囊县阿扎寺维修等5个项目;山南市本级财政投入407.49万元,保障了措美县玛悟觉寺边坡加固等4项抢救性工程,三类资金累计达2872.49万元。

  山南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山南市文旅局将依据普查成果完善文物名录,推动新发现文物纳入保护体系,结合数字化手段实现“保护、利用、传承”的良性循环。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高原沃土生良种:从“藏青3000”看丰饶图景

    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的试验地里,科技人员扎西罗布正仔细察看冬青稞的长势。这片试验田在十月初播种了几亩冬青稞和冬小麦,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栽培,如今已冒出片片嫩绿的幼苗。 [详细]
  • 书写“山水”文章 打造“诗与远方”

    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西藏各族人民提升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关键一环。 [详细]
  • 又见候鸟归喜迎“老朋友”

    每年11月,拉萨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老朋友”——斑头雁、棕头鸥、红嘴鸥等越冬候鸟如约而至,它们的身影出现在各大公园和拉萨河附近,市民和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