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绕拉姆同学,请签收你的录取通知书!”8月1日上午,在甘孜州丹巴县巴旺乡扎科村,身着藏装的西绕拉姆从中国邮政丹巴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员手中接过跨越3000多公里的录取通知书。这位四川省甘孜州历史类最高分的藏族姑娘,即将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启全新的校园生活。
西绕拉姆展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一封通知书,跨越3000多公里
7月29日凌晨,哈工大录取通知书从黑龙江省发车,经成都邮区中心双流机场邮件处理中心中转,于7月31日下午抵达海拔2560米的康定邮件处理中心。甘孜邮政立即启动“高考录取通知书绿色通道”——专用封套、单封单交、专人专区,全程优先处理、优先发运、优先投递。
8月1日天还未亮,装载着录取通知书的邮车沿318国道,转217省道,一路向丹巴县驶去,最终于清晨驶抵丹巴县处理中心。录取通知书投递“最后一公里”服务,由丹巴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员扎西完成。
“我的心情比考生都激动,希望能快点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她手中。”开着邮车,扎西既高兴又激动。但丹巴县的邮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因为海拔高、山路陡,加之雨季多自然灾害,从县城到考生家巴旺乡扎科村10公里的路程,开车绕行走了半个多小时。
“西绕拉姆同学,恭喜你呀!”仔细核对考生信息后,扎西双手将通知书交到西绕拉姆的手中,并为她送上助学礼包和圣洁的哈达,祝福她在新的求学路上继续绽放自己的光彩。
投递员向西绕拉姆确认信息。
为求学,把“坚持” 刻进骨子里
西绕拉姆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在丹巴县就读。她所在的丹巴县高级中学“树德班”,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项目。谈到高中学习生活,西绕拉姆非常感动,她说:“非常感谢我的学校、老师和爸爸妈妈,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把最好的成绩和状态留给了高考!”
西绕拉姆的爸爸是一名养路工人,妈妈负责照顾她和妹妹,平时也做点小零工补贴家用。虽然家里并不宽裕,但西绕拉姆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高三期间,妈妈每晚都会到学校外租住的房子里陪伴她学习至深夜。
为何能在高考中创造自己的最佳成绩?西绕拉姆说自己,把“坚持”刻进骨子里,她每天雷打不动背单词、整理笔记。“还要感谢我的老师们,他们都是来丹巴帮扶的老师,为我们量身定制了学习方案,每周专项辅导。跟着老师们做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探究,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思考。”
“我要做一个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人,在大学里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学成后回到家乡或者到偏远地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西绕拉姆意志坚定地说。(图片、视频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