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如仙境 世园会这个安徽古村落有内涵
青石板路蜿蜒曲折,粉墙黛瓦临水而筑,从上书“徽风皖韵”的牌坊下进入安徽园,仿佛走进一幅水墨画中的古村落。行走期间,戏台上明快的黄梅戏曲,小亭中传出的悠悠茶香,以及树荫下用笔墨纸砚潜心创作的画家,又让这画卷瞬间灵动起来。
6月9日上午,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安徽日”拉开序幕,活动为期3天,持续到6月11日,而作为安徽的主场,安徽园以其精致和无处不在的文化符号,吸引了众多游人的到来。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史先生,30多年前曾在安徽淮南读书,游历过江淮大地不少名山大川,此次带家人来旅游,正好赶上“安徽日”,让他感到很高兴,在安徽园里仔细逛了一圈。
“这里布置非常精巧,可以说每个细节都有安徽特色。”史先生说,安徽园里徽派古建筑前有水、后有山,水边戏台上在唱黄梅戏,山上栽的是迎客松,让他有故地重游的感觉。
从古建筑走出来,过了小石桥,史先生看到一座凉亭里可以品尝“六安瓜片”,便带家人进去歇脚。
在凉亭里展示六安瓜片,介绍制茶技艺的是武卫权,安徽六安人,中国制茶大师,他一边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泡茶,一边介绍着六安瓜片的特点。
“六安瓜片求壮不求嫩,成熟度高,只采单片叶,不含芽头,再加上独特的老火烘焙,不含凉,香更浓,而且十分耐泡。”对于能参加“安徽日”活动,武卫权感到很高兴,他认为能在这种世界级平台上进行展示,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六安瓜片及其独特的茶文化。
安徽的名茶与茶文化一直为人称道,而酒文化同样历史悠久,来到安徽园门口的非遗展区,浓郁的酒香将游客们吸引到古井贡酒的展台前,不但有驻华使节跟大家一起品尝美酒,投壶赢酒的小游戏也让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展台前,一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证书显示,古井贡酒的九酝酒法为现存最古老的蒸馏酒酿造方法。国家级白酒评委、古井贡酒非遗传承人查枢屏,现场为大家讲解如何品评白酒。
提起安徽的文化,不得不说“文房四宝”,千百年来,宣笔、徽墨、宣纸、歙砚闻名遐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安徽园内的幽静处,有一支巨大的毛笔斜插入地,来自安徽省书画院的画家陈明哲,在这里创作水墨画来展示“文房四宝”的使用。
“以前都是展示制作过程,展示如何使用还是第一次,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徽学是当今三大显学之一。通过这次展示,希望加深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对美的认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陈明哲说。(韩震震 陶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