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组织的“面向未来的西藏农业智能机械化科技创新研讨会(第一次)”在拉萨召开。
“以前犁4亩地,靠牲畜需要一整天。现在用机器,一个小时就干完了。”拉萨市林周县江角村旦罗家中有22亩地,今年种上了青稞、麦子和油菜,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耕作。
日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人民政府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拉萨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高原生物与生态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落户曲水县。
在有拉萨“后花园”之誉的林周县,4000多头牦牛在格桑塘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内吃着精心配比的饲料、悠闲地晒太阳。这里是西藏首个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农牧示范园区,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养殖牦牛的新路。
如此大型的科学考验研究平台,科研人员是如何科学驯“鲸”的?浮空艇平台包含哪些先进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呢?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员包括了全国270余家单位的7000余名科研人员,科考队员中以青年骨干为主,40岁以下的科考队员有5000余人,占整个科考队伍的约70%。
连日来,拉萨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农作物苗情调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职能作用,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牵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之2022高原低涡组网综合立体观测试验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正式启动。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获悉,“高原固废生物质清洁处置与高效利用的理论及技术”项目成果在西藏和青海应用以来,累计处理固废75万吨。
2017年印发的《西藏自治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拉开了西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帷幕。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甘孜州稻城县海子山上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又称LHAASO、拉索),日前通过档案专业组验收。
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站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村放眼望去,成片的松树挺立在沙地中,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获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等,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和研究,从微观(细胞)到宏观(生态系统)尺度上,系统研究了藏东南森林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