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山东,长在青海,1987年到西藏工作。青藏高原有着我34年的青春记忆。”作为摄影记者,唐召明曾数次走过藏北,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对广袤而神奇的藏北高原有着深深的感情。关注《藏北故事》专栏,一起跟随唐召明写实求真的笔触,去看那人、那物、那事、那情谊……
唐召明,现为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理事。著有《圆梦“天路”》《走遍藏北无人区》《离天最近的地方》《神秘的藏北无人区》等纪实作品。
不久前,我在整理“老西藏精神”文字材料时,不由得想起一位在藏北高原牺牲了自己生命的汉族干部。
近年来,我作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向牧民群众发放捡拾牛粪的高原捡拾车志愿者,几次奔向几十年来最为熟悉的土地——藏北草原。
前两年,我驱车来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尼玛、班戈等县时欣喜地看到,那些星罗棋布、利用丰富太阳能光照的蔬菜大棚遍布整个藏北大地,彻底解决了数千年以来藏北人吃菜难的问题,不由得想起过去的一些往事。
前两年,我有机会再次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驱车出发,沿着一条新修的村级公路,来到位于藏北无人区深处的小康示范村——双湖县嘎措乡。
近几年,我与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志愿者一起,驱车在西藏那曲市班戈、申扎、安多、尼玛、双湖等县向牧民群众发放捡拾牛粪的高原捡拾车,深切感受到公路交通给这里带来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