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浅析《书香西藏》晚会中叙事主体运用方面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11-03 09:55:00来源: 西藏日报

  《书香西藏》晚会是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藏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一台电视晚会,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晚会自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首次播出后,取得了同期较好的收视效果,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反映较为强烈,在短时间内成为热门话题。其中,叙事主体的灵活运用对于节目的呈现发挥了重要作用,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文学体裁的电视化呈现方式,具有探索意义。

  阅读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民族精神中最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书香西藏》系列晚会从 “阅读”这一小切口入手,从“阅读者—阅读文本—阅读平台”三者的关系进行结构分解。在晚会的创作过程中,为更好地传递“全民阅读”这一概念,在叙事主体的运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与探索,以下将从叙事主体的呈现、叙事主体间的互动、叙述者的细分三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一、叙事主体的呈现

  叙事主体是任何一部叙事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叙事作品中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结为“讲故事的人”,对于叙事的顺利推进发挥作用。美国学者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对于叙事主体的划分,美国批评家西摩·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中提出了“叙事—交流”的情境图示: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

  在这一叙事情境中,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相对应,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在叙事文本之外的存在。真实作者是叙事文本的创造者,真实读者是叙事作品的受众。换算到电视节目这一叙事情境中,真实作者即晚会创作者本身,即节目组。真实读者即电视及网络受众。

  隐含作者是在美学世界中被建构的虚拟形象,是作者呈现出的另一个自我,代表着真实作者的价值观、情感表征等,在叙事作品中代替真实作者发声。隐含读者与隐含作者相对应,是“由叙事本身所预设的受众”,在叙事作品创作完成之前便预设在作品之中。这与影视作品中“影像大师”角色相对应,影视作品中基于作品价值观搭建的舞美场景以及配套的声光电手段的运用,承担了隐含作者的功能。现场观众成为预设的隐含读者,引导观众的观看体验。

  叙述者是故事的讲述者,在《书香西藏》晚会中,由主持人、朗诵者、图书推荐人、采访嘉宾等角色承担。与叙述者相对应,故事的接受者即是受述者。受述者是作者基于叙事文本构建出来的想象中的“观众”,在电视节目中往往代表着策划中的目标受众。

  二、叙事主体间的互动

  在经典叙事学中,人们更多地在关注叙事文本部分(即由“隐含作者”到“隐含读者”之间)的交流。在以往的电视晚会当中更多地将叙事重心放在叙述者与受述者本身,并且不注重区分叙述者的多面维度及互动,因此往往让晚会文本显得单薄。但当以上叙事主体的六要素齐全并按照叙事逻辑形成较为理想的文本时,作者的创作使命会得到更好的实现。在此方面,《书香西藏》晚会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是作为真实作者的晚会节目组和作为真实读者的节目观众独立于叙事文本之外,但这两者在节目中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呈现。基于当前的融媒体发展优势,节目组在晚会创作之初与广大观众进行了网络意见征集互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将观众的意见进行参考;作为真实读者的观众也参与到了晚会的短片甚至现场互动当中,实现自身角色的双重性转换。

  二是作为隐含作者的舞美及视觉系统高度贴合叙述者与受述者的需求。在讲述孔繁森第二次离开家乡奔赴西藏的故事时,现场呈现出雪域高原与山东农村两种不同的场景,让叙述者与受述者身临其境;在讲述父爱的朗诵作品《背影》时,现场视觉系统还原民国时期火车站站台的场景,让朗读者回到历史中,回到文本场景当中;在话剧片段《雷雨》的演绎中,现场简单的道具真实还原话剧本身的场景诉求等。而对于隐含读者来说,现场视觉系统与叙述者的紧密贴合,使得观赏体验能够直接触达。

  三是叙述者与受述者在晚会中进行角色互动,朗诵者与聆听者的角色相互交织。叙事作品中往往存在着多个叙述者,每一个叙述者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功能。叙述者所处的叙事层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整个叙事作品是外叙事层,主持人在这个圈层进行叙事。作品中的单个故事是独立的内叙事层,对应着内叙述者。在《书香西藏》中,主持人首先承担着自己外叙述者的任务,架构整个节目框架,例如,在2018年晚会中“读经典”“读青春”等结构的顺利开展需要主持人的穿针引线。但与此同时,主持人也充当着内叙述者的角色。例如,在2021年晚会中,主持人在钢琴旁分享他阅读诗人敖超的《农民工老郭》这部作品时的感悟。在现场,主持人也对其他作品进行了个人意见的反馈。这时主持人的叙事功能是进行了拓展的。作为内叙述者的朗诵者、访谈嘉宾、图书推荐人等,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作为受述者的目标受众在晚会中也通过相关形象得以呈现。例如,在2021年晚会中,小朋友与老师共读红色书籍的小段落,实现了受述者与叙述者的结合。

  三、叙述者的细分

  《书香西藏》晚会是一档文化类主题晚会,每年晚会策划之初即邀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西藏大学等业内专家进行广泛研讨,认真阅读分析历年来中宣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确定晚会的主题、内容和呈现方式。为了能更好地立足本地特色,挖掘区域资源,深入基层群众,加大服务力度,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重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加强面向残障人士、务工人员等群体的阅读服务,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和特殊人群的阅读工作,使节目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书香西藏》晚会中,叙事围绕着“阅读者—阅读文本—阅读平台”三者的关系展开。作者也是阅读者,阅读者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平台。基于此,晚会中的叙述者有了更具特点的分类。

  图书推荐人作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晚会中讲述自己与阅读结缘的故事,并推荐图书。在这一段落中,图书推荐人是阅读者的身份,依照自己不同的阅读偏好设置不同的阅读场景。节目中使用的文本作者与朗诵者之间也进行了互动,使得作者也是阅读者,也身处阅读场景之中。外景短片中,除了活跃在图书馆、学校等传统阅读场景中的人物群体,也涉及到了务工人员(花店老板、厨师)、军警政法系统(公安民警、消防员)、农牧民扫盲培训班等。通过人物归类,使得“读书改变命运,阅读滋养心灵”这一观点得以呈现,让《书香西藏》晚会真正成为一场推动全民阅读的活动。

  节目中的朗读者中,从专业的播音员到朗读爱好者,从咿呀学语的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自主创业的盲人到在藏务工人员,从为国争光的专业运动员到扎根基层的援藏干部等,叙述者人物的多面性让“阅读平等、阅读就在身边”这一观点潜移默化地深入到观众心中。

  在晚会中,叙述者以阅读平台的不同进行划分。这一划分方式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的阅读趋势,主动应用阅读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阅读新场景新体验,推进全民阅读的多媒体、多平台融合。例如,在2019年的晚会中,将讲述西藏当代青年创业主题的小说《紫青稞》片段用听书的形式生动地推荐给大家;邀请自治区党校毛奇副教授着重介绍了“学习强国” APP的学习方法,便于大家学习;在2021年的晚会中,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第一位盲人研究生董丽娜的故事,延展了数字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内容,用鲜活的例子倡导“读书永远都不晚,优秀书籍是我们一生的朋友”这一重要主题,尽可能地让观众了解到这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数字阅读服务。

  综上所述,由于《书香西藏》晚会当中叙事主体的相对明确和多功能属性,使得晚会的叙事线索清晰,叙事层次丰富,激发了节目的叙事活力,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面对当前新媒体新技术不断革新的行业态势,如何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电视文艺作品的舆论引领作用,成为传统广播电视人需要面对的时代命题,相信会有更多科学的叙事理论能够在探索中应用到电视作品的创作当中。

  (作者单位:西藏广播电视台)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