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王莉 孙开远 发布时间:2018-07-06 09:45: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提升职业发展资本,而不是束缚职业发展。”

  “当今就业状况有多激烈相信大家都明白,所以我们更应该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

  ……

  6月4日晚11点多,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宿舍,院长采守宽和几个还未签订就业意向的毕业生交谈着。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5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共有1450名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79.23%,提前完成西藏自治区“离校前初次就业率达到70%”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这得益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多年来为促进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陆续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密不可分。

  高位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近年来,为促进西藏大学生就业,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号召毕业生返乡、到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强化就业创业指导等多个方面,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贯彻落实好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系列政策,高校促就业举措就显得至关重要。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压实工作责任;继续实施“启明星工程”“格桑花工程”, 鼓励支持毕业生到一线基层企业建功立业;举办校内春季大型招聘会,学院领导带队联系企业,为学生争取就业岗位;出台《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鼓励支持毕业生多形式、多渠道就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和毕业生就业困难信息库,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

  短短两年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算好教育账、民生账、稳定账“三本账”,以硬着头皮、晒伤脸皮、磨破嘴皮的精神,为促进全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宽阔平台。

  “能不能实现就业,关系着一个学生能不能顺利迈过从学校到社会的门槛,作为老师有责任帮助毕业生迈好这一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赢在职业生涯的起点。”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华说。

  转变观念,扭转“有业不就”尴尬局面

  “就业到底难在哪儿?归根结底,难在心态的调整、观念的转变。”

  “为了进入体制内工作,有些孩子宁可在家里坐等来年公务员考试,也不愿去国企、央企上班。”

  ……

  2016年秋季学期伊始,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会议室,一场有关大学生就业难话题的讨论尤为激烈,参会人员涉及学校主要领导、各学院负责人及辅导员。

  “归根结底,要提高我们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会议统一了思想,指出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为转变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老师们磨破了嘴皮,校级领导分片包班下到二级学院,为毕业生做就业形势分析和政策宣讲;老师们利用主题班会、晚自习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政策宣传,利用家长来学校探望的机会与家长倾心交谈,引导学生和家长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创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过程中,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倡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晰未来发展定位。今年3月初,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白玛玉珍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下,通过了中国联通的招聘考试。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5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实现就业的1450人中,已签订三方协议到企业就业的有1437人,占就业人数的99.1%。”聊及两年间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采守宽颇感欣慰。

  搭建平台,让毕业生就业路平坦宽阔

  “您觉得我们的学生怎么样?希望您能给他一个机会。”

  “我们的学生吃苦耐劳,品格坚韧。”

  ……

  4月14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春季大型招聘会上,院领导和老师们亲自向用人单位推荐起学生来。

  据介绍,为确保就业工作落实落细,学院还印制发放了2018届毕业生“三三制”工作台账2000册,即为每位毕业生建立1本工作台账,给每位毕业生提供3个有效岗位信息和3次就业指导服务。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制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校、企、政、会多方深度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确保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企业数据库,与8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其中校级重点校企合作单位16家;邀请企业专家、高工参加专业建设研讨会,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围绕市场导向积极探索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还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积极建立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信息网络和招聘平台,多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4000余条。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