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十八军后代追忆:父亲王兴友组建十八军子弟学校

王媛媛 发布时间:2019-05-06 09:35: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我父亲的故事要从1929年讲起。”十八军后代王盛胜回忆父亲王兴友的生平是从90年前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六霍起义讲起的。

  90年前,放牛娃出身的王兴友参加六霍起义加入革命队伍。起义部队编入红四方面军后北上抗日,一路走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通南巴”(今四川省巴中市)。后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陕北。在革命征途中,他和“通南巴”老红军蒲秀珍相识了,结为革命伴侣。1949年底,他们带着子女随18军南下“回到”四川。这一次,这个放牛娃出身、在历次战斗中负过十一次伤的老红军战士将担负起一个重任——组建十八军子弟学校。

  图为王盛胜母亲蒲秀珍在延安党校时与四个儿子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蒲秀珍、王盛胜(老四)、王盛福(老三)、王盛战(老二)、王盛东(老大)。


图为王盛胜父母在八路军385旅时合影,中间小孩为他们的大儿子王盛东。

  不识字的老革命办学校、搞教育

  1950年初,十八军按中央指示正紧锣密鼓地为进军西藏做准备。部队的将士们即将奔赴前线,老人、孩子怎么办?为了解决好部队将士的后顾之忧,十八军军党委决定在家属大队、妇校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子弟学校。时任十八军留守处处长的王兴友毅然领命,开始筹建十八军子弟小学。

  军长张国华找到王兴友语重心长地说,把筹建学校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王兴友,是因为组织上了解他能独当一面,能挑重担。这次任务不同于上战场执行战斗任务,也不同于在后方完成支前任务。任务完成的好坏关系到前方将士能否安心建设西藏、保卫边疆,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兴友的儿子、十八军后代王盛胜回想当年感慨道,“斗大字不识一升的人要办学校、搞教育,谈何容易!”然而,凭着为十八军将士解除后顾之忧的责任心,王兴友二话没说,毅然受命,承担起了组建子弟小学的重任。

  一个月后学校组建完毕开学了

  此后在军大八分校,在妇校,在乐山的大街小巷,在家属大队的各个驻地,到处都可以看见王兴友的身影。“那时候有很多知识青年参军,军大八分校就把他们组织起来,专门培训。父亲就去这些地方选拔人才,接着又到各个地方去招学生。”

  学生宿舍安排在乐山港码头的仓库里,教室选在了乐山市的一个小院里。短短一个月时间,学校便组建完毕开学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子弟小学诞生了!

  从随军育才小学转入乐山城关小学就读的学生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校了。王盛胜和其他五位同学一起,成为十八军子弟小学第一批学员。

  “当时跟我们同班的,年纪小的像我这样五六岁、七八岁,年纪大的有二十多岁的,大一点的同学就叫大哥、大姐。”

  第一次处罚的学生是自己的儿子

  校舍落实了,老师们请来了,学生们也都到位了,学校成立了,更大的责任压在了王兴友的肩上,那就是培养和教育这些孩子。

  一个大老粗没有任何办学经验,唯有抱着一颗沉甸甸的责任心,严格要求、教育好这些前方将士们的子女。

  王盛胜说,想要教育好别人的孩子,对自己的子女那就更要严格要求,父亲对他们兄妹的严格,从一件小事就能体现出来。“有一次,我和班上的同学玩泥巴,一不小心就将同学杨仕军打晕在地。”父亲王兴友得知后,立即到校通知全校集合,让王盛胜站在队前认错。

  “那时候我脾气也是挺倔的,认为大家都是在玩游戏嘛,我也是无意的,是一不小心失手了,就是不认错。父亲就拿着岗棍,就是那种学生值日用的长棍子,将我打跪在地上。”子弟学校里,打学生的事情仅发生过这一次。


图为1952年底,十八军子弟学校里孩子们在课间玩耍嬉戏(左五为王盛胜)。

  学校成立不久,王兴友奉命进藏。进藏后的王兴友在丁青军分区任分区司令员,而后又被安排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文化速成中学学习。毕业后,调至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任主任。

  如今回想,王盛胜并不清楚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他甚至还有些奇怪。“按理说,他在留守处工作是不会去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就去西藏了。”思虑了一会儿,他接着说:“可能他作为一名红军战士,还是想跟前方部队在一起吧,所以坚持进藏了,又或者部队需要,服从命令吧。”(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媛媛 孔夏 李元梅 图片由王盛胜提供 部分内容参考张小康著《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编《风华正茂》)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