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活动 > 班禅 ——弘法利生 > 历世班禅

红军过雪域、九世班禅与塔尔寺、平定准噶尔……这个展信息量有点大

发布时间:2019-11-17 20:3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每一幅拓片背后,都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正在北京西藏文化博物馆举办的“‘一带一路’涉藏金石拓片展”,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的金石文化。我们无法回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却可以透过一幅幅金石拓片,“触摸”到一段段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历史细节。


图为《黑水县沙石多乡红军标语》(1935年)拓片

  红军长征在藏区留下了诸多遗迹,展览中的《黑水县沙石多乡红军标语》(1935年)便是其中一处。据历史记载,1935年7月至1936年8月,红一、四方面军先后三次驻扎或经过四川,黑水(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藏族群众曾帮助红军熬盐、筹粮,筹措物资。拓片中赫然醒目的标语见证了这一段历史:“共产党是为番民解除痛苦的党!”


图为《中国工农红军烈士墓碑》(1951年)拓片

  展览中还有一幅与红军过雪域有关的展品——《中国工农红军烈士墓碑》(1951年)拓片。碑文记录了这样一段历史: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到达临潭(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时,红军战士王约如等5位战士在石门沟牺牲。1949年,这5位战士被追念为先烈战士,人民政府查究凶手,重新安葬了英烈战士灵柩。

图为《实惠沟葛家堡旱原改屯粮为番粮碑记》(1936年)拓片

  展厅中,一幅拓片反映了民国时期百姓生活的一个历史细节。《实惠沟葛家堡旱原改屯粮为番粮碑》现存于青海省湟中县葛家寨村,17行竖刻碑文记述了这样一段历史:实惠沟葛家堡农民耕种旱地而以水浇地纳粮,每到秋季“催租者吏十数人,马十数匹”,当地农民不堪重负,无法纳完粮草,有的被拘留,有的出逃,求告无门,苦不堪言。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地民众上告有果,终于得到减粮免草。


图为《九世班禅大师驻锡塔尔寺记事碑》(1936年)拓片

  九世班禅是民国时期藏族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九世班禅派代表前往南京祝贺。1931年5月,九世班禅在南京新亚细亚学会作了题为《西藏是中国的领土》的重要演讲。1932年4月,国民政府正式颁令,特派九世班禅为西陲宣化使,并“指定青海香尔德驻锡办公”。

  《九世班禅大师驻锡塔尔寺记事碑》(1936年)便是九世班禅在青海的一件物证。此碑至今保存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弥勒佛殿门前北侧,碑文记述了九世班禅1936年4月驻锡塔尔寺期间的情况。

  图为《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1755年),左为阳面(碑文为满、汉文),右为阴面(碑文为蒙、藏文)

  历史往前追溯,1755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1755年)是这段历史的重要物证,此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西约60千米处的格登山。

  《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历史见证。碑文由乾隆皇帝亲撰,记述了乾隆二十年(1755 年)清军在格登山平定准噶尔部叛众,叛军首领绰罗斯•达瓦齐逃窜南疆,终被乌什回部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获并押交清廷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赞颂格登山之战中参战勇士的英雄精神。


图为《五种文字六字真言》(16世纪)拓片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一条大通道,而河西走廊则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元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刻立的金石遗迹十分丰富,其中有诸多少数民族文字石刻,是我国各兄弟民族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的重要见证,也是丝绸之路为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一带一路’涉藏金石拓片展”的展品《五种文字六字真言》(16世纪)拓片便是确凿的证据,该石刻由汉、藏、梵、维吾尔、八思巴文等刻写而成。(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图片由索南多杰提供)

(责编:德吉卓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