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自治区基本建成现代科普场馆服务体系

“十四五”期间,全区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超4500场,受益群众超100万人次

发布时间: 2025-10-21 09:02: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区已建成1座自治区自然科学博物馆,流动科技馆展品14套,农村中小学科技馆300余座,科普大篷车86辆,智慧科普社区4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3个,基本建成以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中小学科技馆、社区科技馆为主体的现代科普场馆服务体系。

  据悉,60年来,西藏相关部门在构建精准服务的重点人群科普体系、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品牌等方面下足功夫,组织“天宫课堂”“高校科学营”“科技创新大赛”等品牌活动,参与师生超5万人次;仅“十四五”期间面向农牧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超100场,培训人员超20万人次;持续打造出“全国科普月”“科技活动周”等一系列活动品牌。“十四五”期间,全区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超4500场,发放科普资料超36万册,受益群众超100万人次,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科普、共享科普的良好局面。

  经过60年不懈努力,西藏已创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39个,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从2010年的0.10%提升至2023年的7.60%,增幅超过75倍。其中,18岁至39岁青少年和农牧民群体科学素质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日益浓厚。

  依托特色资源,西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针对西藏农牧民群众、边境群众的特点,相关部门围绕乡村振兴,推广良种培育、机械化种植等实用技术,1991年以来累计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超9.5万人次,摄制《西藏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系列片》等科教影片,让农牧民“用科技提产量、靠技能能致富”。针对高原病防控、健康生活,编印《农牧民卫生保健知识》等读本,通过“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义诊和健康科普,推动农牧民养成科学饮食、疾病预防的习惯。实施“强边固边科普行动”,为164所边境小学科技馆配备科普设施,组织300多名边境地区学生赴北京参加“同心结”科普研学,在边境乡村建设“农村书屋”“智慧科普社区”,开展水资源保护、防灾减灾等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等。经过长期的努力,在重点群体科学素质提升方面,西藏已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工作模式。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