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军战士亲见农奴们非人的生活
中国西藏网讯 今年84岁的益西卓玛,曾经是一名进军西藏的十八军女战士。1951年,16岁的她在四川巴塘参加了十八军,在风雪千里西进的征途中,翻雪山、蹚冰河、修公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行军路,于1951年9月9日抵达拉萨。
图为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街头乞讨的妇女儿童。翻拍:李元梅
图为益西卓玛接受中国西藏网采访。摄影:王媛媛
1951年11月5日,益西卓玛所在的十八军五十二师文工队,奉命配合战斗部队继续向西挺进,11月15日进抵江孜,进城时还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
在江孜期间,益西卓玛曾经多次走进帕拉庄园,回忆起当时的亲眼所见,84岁的她禁不住咬牙慨叹:“农奴主真的是坏得很!”
图为农奴生了孩子,被迫前往农奴主那里登记,交纳“人头税”,并从此定为终身农奴。翻拍:李元梅
50年代初的西藏还没有进行民主改革,封建农奴制、封建庄园制还普遍存在。著名新闻摄影家陈宗烈曾回忆说,当时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两岸庄园遍地。帕拉庄园便是其中之一。
说起帕拉庄园,有两个触目惊心的细节,让益西卓玛记忆犹新。
一天,益西卓玛在拜访帕拉庄园夫人时看到,一位农奴妇女在给孩子喂奶时,用一块布遮着孩子的脸。益西卓玛很是不解,上前一问才知,原来孩子在吃奶时,一旦看到妈妈的脸,便会停下。喂奶的时间有限,为了让娃娃吃饱,那位妇女只好把他的脸遮上。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若是过了喂奶时间,孩子因为没吃饱而哭闹,母亲不能去抱。
图为被处以断手刑的牧民贝姆洪贞。翻拍:李元梅
后来,在江孜统战部安排下,帕拉庄园农奴主来到内地参观。见到内地的幼儿园之后,农奴主也在自家庄园里办起了“幼儿园”。益西卓玛回忆起自己所见的景象:“农奴的孩子们被关在‘幼儿园’大院里,小的几个月,大的几岁,因为没人照看。”
亲眼见到农奴们非人的苦难生活,让益西卓玛明白了解放西藏的意义,更加坚定了建设一个幸福美丽新西藏的信念,而她的大半生也奉献给了西藏的建设事业。(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王媛媛)
-
【风雪征程忆当年】1950年,江村罗布跟随十八军进藏
“69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69年从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样的开场白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江村罗布与我...[详细] -
【风雪征程忆当年】胡金安:拉着马尾巴翻越二郎山
“刚开始我确实走不动,翻越二郎山,我是拉着马尾巴上去的。后来连长批评我,你都走不动了马怎么走得动,不准拉马!后来我就不拉马尾巴了。”回想起多年前这段进藏经历,曾是进藏部队十八军53师157团战士的胡金安,依然历历在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