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七旬老人玩手机会导致近视2300度吗?(医点就通)

发布时间: 2025-06-30 16:23: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问:

  近日,山东一位70多岁的奶奶因视物模糊去医院检查,一测竟然近视2300度。孙女说奶奶每天睁开眼就玩手机,一直玩到凌晨。

  请问,如果每天看手机,短期内真能达到2300度的近视吗?玩手机对眼睛的危害有多大?我们该如何保护视力?

  答: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刘瑄

  一般来说,近视超过600度就算高度近视,超过1000度属于超高度近视。新闻中这位老人的情况应该不是由单纯玩手机引起——2300度在临床上属于较罕见的高度近视,在眼科属于疑难复杂病例,看手机可能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作用不会这么大。

  根据临床经验,推测她的近视可能是由眼轴过长引发的轴性近视和由老年性白内障所致的屈光指数性近视两部分叠加所致,轴性近视可能占主要部分。

  轴性近视:也叫真性近视,是指因眼轴过长而导致的近视,这种类型的近视最常见。正常成人眼轴范围为22—24毫米(平均约23.5毫米)。病理性近视的眼轴长度常常大于26.5毫米。

  屈光指数性近视:主要是由于眼球屈光介质的折射率发生变化所引起。这种变化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早期白内障、老年晶状体核硬化或浑浊(核性白内障)及糖尿病等。

  2300度的近视,基本属于病理性近视的范畴——由于眼轴不断延长,近视度数不断加深,眼球的球壁(如视网膜、脉络膜)逐渐变薄,进而引发一系列眼底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视力。因此,建议这位老人尽快做进一步的眼底检查,做到眼底病变早发现、早治疗。

  需要明确,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关系密切,但环境因素也有一定作用,尤其是近距离用眼,例如看手机。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的危害有一定差异:

  儿童和青少年(3—18岁):导致眼轴增长速度过快,加速远视储备的消耗,这部分儿童成年时发生高度近视甚至病理性近视的概率大大增加。此外,还易诱发儿童干眼症和角膜损害。

  20—50岁成年人:长时间看手机,眨眼次数会减少,泪液蒸发后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易诱发干眼症和角膜损害。

  老年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长时间看手机,易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想要保护好视力,记住以下5点即可:

  控制用眼时间:每用眼30分钟远眺20秒,避免连续刷屏超过1小时。

  改善用眼环境:保持所处环境光线充足,夜间使用手机需开辅助灯,屏幕亮度调至与环境光匹配。

  保持用眼距离:眼睛与屏幕距离至少30厘米,避免躺着或侧卧使用。

  定期检查眼底:高度近视者每半年需做一次全面眼科检查,排查病变。

  充足户外活动:日间户外活动能有效保护视力,建议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学前儿童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辣”么好吃,身体能否招架?(知食点·五味)

    一旦出现持续性胃痛、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或益生菌。 [详细]
  • 一种蛋白能调节细胞年轻与衰老态

    日本大阪大学团队发现,接头蛋白复合物2α1亚基(AP2A1)能让细胞在年轻和衰老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这意味着在逆转细胞衰老研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验证这一推测,团队抑制了衰老细胞内AP2A1的表达,并在年轻细胞中过度表达AP2A1,以观察其对衰老行为的影响。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