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7世纪佛教及其艺术大规模传人吐蕃开始,经过长达数世纪的不断模仿、吸收和融合,从后弘期开始,西藏开始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藏传佛教艺术,并且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与流派。
20世纪后,西藏绘画的各个流派继续坚持自己的传统,将自己流派的画法和风格进一步发扬光大。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
金属雕塑大多用“失蜡法”技艺浇铸而成,有的作品为整体浇铸,有的为分体浇铸。
与金属雕塑相比,泥塑取材料较为容易,因此在各大寺院的雕塑中泥塑更为普遍和流行。因其不易保存,早期的作品所存较少。按类别,藏传佛教的泥塑作品可以划分为泥塑和擦擦两种类型。
石刻作品也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极其流行的雕塑形式之一,与金属雕塑和泥塑作品相比,不仅数量更大,而且也更具有民间性、广泛性和随意性。
从昌都卡若等一批新石器的文化遗址来看,西藏建筑艺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在西藏古代建筑艺术中,最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气势浑厚,工艺精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从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主体风格的形成,其间大体经历了寺庙、寺院、...
宫殿建筑是西藏建筑艺术中除寺庙和寺院建筑以外,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又一重要建筑。
与庄重、肃穆、雄伟的宫殿和寺院宗教建筑相比,西藏的民居建筑可谓多姿多彩,独具一格。既有流动的式样独特的帐篷,也有土木混合结构的宽敞平房;既有造型轻巧的全木结构,也有厚重结实的泥墙建筑……
依山而建、金光流溢的巨大寺院建筑,荒漠绝壁中苍遒古老的摩崖石刻和岩画,山口和湖畔翻飞的经幡,山顶矗立的古代城堡,佛殿内色彩缤纷的神奇壁画、雕塑和唐卡,辽阔草原上奔放的歌舞……总之,凡是高原居人曾经涉足的地方没有一...
苯教是青藏高原史前文明中主要的土著宗教,于公元前5世纪由西藏西部地区古代象雄王子辛饶米卧且(一译辛饶米保)创建。
中国佛教有两大派系,即大乘佛教和南传佛教。大乘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从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个部落,建立吐蕃王朝以后,大规模传入西藏。
在从吐蕃王朝初期至今,有文字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中,苯教和藏传佛教先后成为西藏的主流文化,长期左右着藏族人的思想观念、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