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当慈禧龙袍遇上5000年前的丝绸 这些国宝级文物在首博扎堆了

发布时间:2021-05-18 20:44: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上,唐代公主珠光宝气繁复至极的冠冕、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彩绘兵马俑……一件件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在展厅中大放异彩,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时,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与智慧油然而生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承办,是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展览汇集了10个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 50 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有国之重器,也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

  等不及去现场?先来几件展品感受一下!

  风华绝代——唐代公主李倕墓复原冠饰及服装佩饰 


图为李倕墓出土的复原冠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收藏

  这件展品出土自陕西西安唐李倕墓。唐代公主李倕,字淑娴,是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后人,病卒于开元24年(公元736年),时年25岁。李倕墓的冠饰及服饰配饰由大量不同材质的零散小件构成,出土时材质保存状况极差且层位复杂,对其分别整体提取至实验室进行清理并逐层提取,其复杂的结构得以完整揭示并复原。头冠由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玻璃、贝壳、玛瑙、金银铜铁等组成,很多金饰下还有翡翠鸟鲜艳的蓝色羽毛,色彩绚烂,奢华至极,令人震撼。

  颠覆认知——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兵马俑


图为彩绘绿面跪射俑(左)和彩绘紫衣御手俑(右)。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出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秦始皇兵马俑都是灰不溜秋的陶土色。然而,其实兵马俑的表面原本是有鲜艳的彩绘的,宝蓝色、橙红色、翠绿色……高级的配色令秦始皇的地下军队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鲜衣怒马。但由于彩绘底层的主要成分是生漆,制作工艺及对环境变化会产生剧烈反应,因此,在科学技术尚不完备的过去,导致兵马俑身上的彩绘在出土时发生了迅速的卷曲、起翘继而脱落,以至于普通游客以为兵马俑只是陶土色的。不过,随着考古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发结合特定的加固技术,终于能让兵马俑以“衣着光鲜”的本来面目示人了。

  极致奢华——2000多年前的豪华漆床


图为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墓葬群出土的漆床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2000年,在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群出土了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船棺以及数百件精美的漆器,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这件断代约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据专家推测可能来自古蜀王国的“豪华”漆床令人叹为观止。漆床长2.55米、高约1.8米、宽1.3米,由45个构件组合而成,构件中最长的床顶正脊长达3.27米,最小的只有26.5厘米,床顶应该还搭有织物床幔。是中国目前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结构最为复杂、保存最完整的漆床。漆床四侧床板通体黑漆,板上朱、赭二色绘制的回首状龙纹,朱色单线勾勒的蟠螭纹华贵精美,彰显着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出土时,漆床部分构件被盗扰,饱水糟朽,结构脆弱。经过清洗消毒、加固脱水、干燥定形等技术处理,它极致奢华的风采得以面世。

  剥丝抽茧——1600 多年前的壁画的秘密

  图为修复后的表层壁画(左)和修复后的底层壁画(右)。原藏于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第 4 窟中心柱,现为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藏

  武威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距今有1600 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因兴修黄羊河水库,对天梯山石窟的壁画和彩塑进行搬迁,自2015 年起对壁画开展了保护修复。此壁画为重层壁画,下层绘有北凉时期胁侍菩萨,上层绘有元代胁侍菩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经过程序复杂的重层分离与修复,壁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留存。

  巧夺天工——慈禧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的修复 


图为修复后慈禧龙袍 清东陵文物管理处藏

  这件龙袍出土于清东陵的慈禧陵地宫。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整、保存较好的一处大型皇家陵园。1909 年,慈禧归葬定东陵,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是慈禧入殓所着最外层服饰。针对该龙袍的保存状况和病害特点,在修复过程中采用背衬加固,即选用与待修复文物风格相近的现代织物作为背衬材料,衬于破损部位下方,采用相应针法将文物与背衬缝合,最大程度恢复其形制。

  国风之美——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


图为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 故宫博物院藏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为绢本青绿设色,原为故宫符望阁内檐装饰。透光摄影显示,背衬由小幅纸张拼接而成,不同层托纸的尺幅和拼接方式均有所差别。贴落修复前主要存在褶皱、开裂、缺失、折伤等病害,经修复已恢复本来面貌,重现华彩。修复后的贴落画意清晰,崇山嶕峣,白云出岫,官式建筑隐现峰峦之间。

  中国智慧——古代车辆学问多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M16-2 号车(复原件)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周礼·考工记》中说:“一器而工聚焉者车最多”。车舆是古代机械制造最高工艺水平的集大成者。2006年以来,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了大量车舆,为中国古代车辆的发展、演变的研究及复原和复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基于田野考古发掘、实物解剖、文物保护、全面信息提取、科技检测分析、模拟数字复原、传统工艺研究和复原复制、展示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充分挖掘中国古代车辆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建立起古代车辆复原和复制的完整工艺体系。

  文明之光——实锤中国先民5000年前制造丝织品


郑州汪沟遗址瓮棺出土头盖骨附着碳化丝绸

  汪沟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一处拥有相当人口规模的区域性中心聚落,在该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发现了碳化纺织品。采用基于定制的多克隆丝蛋白抗体建立的微痕检测技术,对该遗址瓮棺出土纺织品的纤维材质进行分析,可以确认其为丝织品。结合其他遗址相关发现,确切证明中国先民早在 5000 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就开始育蚕制丝,而且当时丝织品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人杰地灵——10000年前水稻最早在中国开始被驯化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米

  距今11000—8600年的上山文化,得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上山遗址。作为长江流域最早旷野遗址群,从一开始就出现密集的稻作证据,对探索人类走出洞穴和稻作农业起源提供了实证。上山遗址的稻谷遗存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驯化初始证据。据碳14测年可知,10000年前,水稻最早在中国开始被驯化。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丰富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本次展览基于馆藏文物保护学术成果交流、科学技术手段揭示、文物艺术价值呈现的定位,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全面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展览还引入了增强现实(AR)技术,实现了展厅现场中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并通过在线进行虚拟展示,实现了展览的跨越时空、永不落幕。

  据了解,展览时间为2021年5月18日至8月17日,展期3个月。期间,将由知名文物保护专家为公众带来11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研究成果通俗化地呈现给公众。(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图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责编: 王智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