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探访茶马古道传统村落】马扎·索南周扎:振兴沿线乡村 造福当地群众

发布时间: 2025-09-17 20:04: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近年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围绕茶马古道沿线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做了大量基础调查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扎·索南周扎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建筑体系相关研究,近期,他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就与沿线各级政府的合作等方面做了介绍。 

  索南周扎认为,茶马古道是自唐代以来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地区各民族之间,以茶马互市为媒介、交往交流交融的综合道路体系,其核心范围涉及川、藏、青、滇、甘等地,成为东西方向多民族交融互鉴共生的文化走廊;其沿线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的驿站、商栈、古村、古镇,不仅仅是人居单元,更是族群生存发展的空间展示。 


图为马扎·索南周扎(左二)在2025年8月北京相关座谈会上听取专家学者的交流分享 摄影:杨月云 

  2015年至今,研究会已完成川藏青滇甘5省区、43个县市,约397个古村落、67项非遗的科考调查,并协助茶马古道川藏段沿线地区政府编制约80个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名录申报材料。 

  今年6月,受中共昌都市委、昌都市人民政府的邀请,研究会在昌都调研座谈,聚焦茶马古道沿线协同发展、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进行广泛探讨;8月,相关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有关部门、高校、行业研究会的30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交流;8月底至9月初,研究会和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人民政府组织青海民族建筑研究会、青海明轮藏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分文史组、测绘组、影像组等小组,对萨迦县的传统村落进行综合科考调研…… 

  一次次实地考察,一张张记录历史和当下的照片,一场场用心用情的分享。研究会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调查梳理茶马古道沿线传统村落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 


图为马扎·索南周扎(右三)在西藏昌都察雅县调研 受访者供图 

  索南周扎认为,茶马古道不仅在历史上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的共生发展格局,更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路径和共有的精神家园。他喜欢到实地现场调研,近年来,跑遍了青藏高原地区,在他看来,研究保护工作既要务虚也要务实,理论体系的建构非常重要,如何带动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同样重要。“一个保护资金下来,把一条道路修完整了,把一个岌岌可危的古建筑保护下来了,对于老百姓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下一步,研究会计划设立分层级的目标,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与茶马古道沿线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筹建沿线传统村落城乡文化遗产资源的大数据库、编制十五五期间相关科研规划等,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着手把茶马古道沿线传统村落作为综合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载体,活化利用起来,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作为长期在青藏高原地区研究人居环境的学者,索南周扎认为,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举,体现在城市乡村的新面貌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传统人居环境保护的事业当中。索南周扎说,相信西藏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继续书写传奇,在这片世界最高的土地上创造新的、可持续的人居文明辉煌篇章。(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月云) 

(责编: 刘莉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