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打通中尼陆上通道“最后一公里”

楚武干 发布时间:2018-05-10 11:22:00来源: 西藏日报

“有了这条路,现在从吉隆镇到吉隆口岸热索桥只需要40分钟左右,想回家随时都可以回去。”在宾馆做服务员的尼泊尔女孩玛雅用生疏的普通话说。

216国道吉热段,吉隆县城至吉隆口岸热索桥,全长94公里。对中尼两国而言,这段路是中尼陆上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吉隆口岸已经升级为国际口岸。2018年第一季度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亿多元,旺季的时候,每天进出的货车可以达到100多辆。”吉隆县委常委、吉隆口岸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健介绍。

然而,3年前受地震影响,这段举足轻重的道路多处受损,部分路段路基沉陷垮塌和移位、路面破损开裂,仅塌方点就有十几处。

通道受阻!商贸受阻!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铁二十局集团西藏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招标承担起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但重建并非一帆风顺,困难可谓层出不穷。而受损最严重、重建最困难当属从吉隆镇至吉隆口岸24公里的路段。

“最大的困难是由于路段坡面都在45度左右,坡面松散破碎,堆积体多,极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特别是雨季,施工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险情。”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岑继兴介绍。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访了吉隆镇到吉隆口岸热索桥段。当天,阴雨绵绵,路面比较湿滑,有些路段还有很多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只能观察后迅速通过。在K81段,记者看到,168米左右长的滑坡段,几台大型挖掘机来回扭动,工人正在进行滑坡整治。“这是最大的一处滑坡路段,坡度有45度多,当时抢通的一段土路,边上就是悬崖,施工危险性极大。”总工程师乐建庆说。

为了不影响中尼通商,公司重建中实行边修边通,“我们没有采取全封闭式施工,而是在保通的前提下施工,这个难度非常大,也影响了施工进度,但这极大地保证了中尼商贸关系不中断。”岑继兴说。

吉隆口岸热索桥,几辆尼泊尔商人的货车正在等待检查通关,通商正在有序进行。截至目前,216国道吉热段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全部完工。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