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南市聚焦便民惠民与流通体系优化,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积极促进农产品上行,助力农牧民增收。
小包裹连着大民生。为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双向通道,山南市大力推动“邮快合作”与“客货邮”融合优势互补,在原有每周5至6次邮快投递基础上,增加1至2次“客货邮”融合专线投运,实现“快递进村”逐日办,切实提升农村物流效率。尤其今年5月,加查县通过招聘专职投递员、规范门牌设置、增加运力投入等方式,成功打通寄递物流“最后一米”和“最初一米”,彻底改变了以往部分地区寄递服务缺失、群众寄递成本高的状况。如今,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包裹送到家、特产发出去”的优质服务。
依托特色果蔬种植基地、畜禽加工企业,山南市建成冷链库和生活必需品储备仓库25个,商品流通时间大幅缩短,产品损耗持续减少。同时,扎实推动“快递+地方特色农牧产品”“一县多品”示范项目,积极引进顺丰山南至鄂州全货机定期货运航线,大力推广直播带货、平台营销模式,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双向循环畅通,矮化苹果、加查蓝莓、桑日葡萄等40余种农特产品,通过农村寄递物流网络走出高原、走向全国。
“今年5月以来,加查县拉绥乡棍追巴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村站直播,帮助村民累计销售农特产品3万余斤、创收12万余元。”山南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红英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县乡村三级站点建设,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探索“低空+物流”应用场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