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通天河畔新发现两处唐代摩崖石刻岩画
记者13日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官方获悉,近日该县通天河畔新发现两处唐代摩崖石刻岩画,距今约有1400年历史。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刻石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这既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也是人类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文联主席仁青尼玛介绍,此次新发现的两处唐代摩崖石刻岩画位于该县歇武镇格日村“卓玛昭杂”神山区域,经鉴定与玉树勒巴沟摩崖石刻岩画属同一年代,距今约1400年。
“玉树岩画从古到今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信仰体系直接关联,很多民众将岩画视为神迹的自然显像,也把岩画与山神信仰联系起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此前介绍,玉树岩画作为在一个民族区域的岩画发现,目前已引起多个相关研究单位的关注,这在近40年来是一个特例。
据了解,通天河流域岩画遗存形式基本为崖壁岩画和大石(或落块)岩画两种,目前尚未发现洞穴岩画。从岩画专题上,分为狩猎、畜牧、战争、凹穴、棋盘、农耕、信仰符号以及车辆等共8种。此次发现的唐代摩崖石刻岩画主要以佛像、菩萨(信仰符号)为主,且全部采用了阴线凿刻法。
仁青尼玛表示,此次发现的唐代摩崖石刻岩画不仅为我们找到了称多县南部与玉树市勒巴沟区域吐蕃王朝时期的石刻文化连接点,也为研究玉树地方历史、吐蕃交通史等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另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资料显示,目前通天河流域已发现21个岩画群,其中最早可追溯至2600年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中部古代岩画获新史料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近日披露,西藏拉萨孜孜荣村发现一处时跨新石器时代、早期金属时代、吐蕃王朝以后三个时期的孜孜荣岩画。[详细] -
西藏中部发现跨三时期远古岩画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近日披露,西藏拉萨孜孜荣村发现一处时跨新石器时代、早期金属时代、吐蕃王朝以后三个时期的孜孜荣岩画。[详细] -
西藏阿里岩画:神秘象雄遗留的藏地密码
西藏在人们眼中一直都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不仅是因为那里独特的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历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