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爷爷的家训萦心怀

刘慧品 发布时间:2018-10-30 09:29:00来源: 西藏日报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越过重重山峦,来到雪域高原,把人生的重要足迹深深印在了格桑花盛开的拉萨。虽然我的身心已深深融入脚下这片深爱的土地,但从来没有忘记我的家乡——鲁西南黄河岸边的一个小乡村,没有忘记爷爷对我的家训、对我的教诲,尤其是爷爷“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不贪不占、严守规矩、发愤图强、厚道做人、清白做事的叮嘱,时时萦绕心怀。

我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贫瘠的农村,由于离孔子的故乡——曲阜很近,村里人受儒家思想颇深,仁义礼智信做人、温良恭俭让做事。爷爷可以说是他们当中的代表,虽然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却对家训、家教、家风特别重视,对下一代的读书、教育尤为上心。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注意到我家大门上贴的春联:横批是“耕读传家”,上联是“忠厚传家远,源远流长”,下联是“诗书继世长,长长远远”。据爸爸透露,这是爷爷用三个鸡蛋请一个外号叫“老秀才”的老者写的,爷爷不认识字,但却背得精熟。爷爷十分严肃地对我说:“孙子,这就是咱老刘家的家训,忠厚做人,才能持家久远,诗书继世,才能门楣光呀……”

受到这种家训、家教、家风的影响,我刻苦学习,努力向上,最终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个走出农门的法律本科生,还在大学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切都要感谢爷爷的谆谆教诲。

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荤腥,所以我常常羡慕村里有人家办喜事,那宴席中有荤有素、有烹有炖,是比较讲究的,但没有我们小孩子的份,孩子们只能闻闻香味、咽咽口水。记得有一年腊月二十六,隔壁的三爷家办喜事,爷爷随了礼,三爷还请他去陪主客。平时爷爷很疼我,我跟他蹭顿好饭肯定没问题。谁知当我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爷爷却变了脸,十分坚定地拒绝了我。看到我哇哇地哭,爷爷打了我一巴掌,义正严辞地说:“随礼有规矩,一家人随礼只能去一个人,咱不能见了便宜就占,规矩是人人都要遵守的!”我气得几天没有理爷爷。到了晚上,爷爷耐心地教育我:“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不是自己的一分一毫也不能占……”慢慢地,我终于想明白了,爷爷刚正不阿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严格教育后代,彰显了一名普通山东农民良好的道德操守。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那是小麦刚发芽的时候,爷爷去地里拔草,我则在田边放羊。百般无聊的我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云彩上到底能不能站人?旁边的小河里几月份才有鱼……诸如此类,在脑海里翻滚奔腾。结果,我家的羊跑到别人家田里啃麦苗,而我还沉浸在遐想中没有发现。爷爷看见后一路小跑把羊赶到草地上,反过来一脚把我踢醒了、踢哭了。“人家一家人指望这些庄稼吃饭活命,羊啃了麦苗,人吃什么?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心,三心二意啥事都干不成、干不好!”

诸如此类的记忆很多,每每想起,感慨万千,他老人家的话是有些直白,却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爷爷在古稀之年最关心的人是我,他常在电话里嘱咐,让我听党的话、听领导的话,时刻紧跟党走,认真把工作干好,为国家作贡献。

爷爷,您放心吧!我一定把您的叮嘱牢记在心里,有您的家训、家风、家教的影响和鞭策,我绝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一定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