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雀儿山:老司机话今昔
中国西藏网讯 “雀儿山雀儿山,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11月21日,在中国西藏杂志社通讯员培训班学员前往德格县实践采访的路上,十多年驾龄的朱师傅望着前方耸立的雪山,操着四川口音说道。
14时42分,海拔4380米左右的雀儿山隧道口,已经是满地冰雪,有的大型车辆正在给轮胎装上防滑链,以防隧道另一侧冰雪路滑。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先后有四辆大型车辆和三辆小型车辆从这里开往德格县,可见该地车流量。
14时45分,经过短暂休整的车队又一次启程,朱师傅向大家念叨起起雀儿山往事——雀儿山海拔超过6000米,每年有8个月被积雪覆盖,常年跑这条线的司机们有“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隧道开通以前,大家翻越雀儿山最怕两件事,连夜赶路和路遇风雪,每次翻山之前都要备足干粮。而道班上的工人也是在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上一堆土,方便填补路面坑洼。雀儿山的危险也是出了名的,有很多自驾游爱好者都是一听说要翻越雀儿山,就打起了退堂鼓……
14时57分,当大家还沉浸在朱师傅的故事中,而朱师傅也正讲到兴起时,车辆已经驶出了隧洞。
久违的和煦阳光洒满整个山谷,路面一点积雪也没有,车辆飞快地奔向德格县。(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崔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甘孜州民族博物馆——藏区“红色文化的基因库”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筹建始于1984年,2014 年更名为“甘孜州民族博物馆”。[详细] -
甘孜——见证多民族交往交融的康巴大地
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灵魂”,就一定要造访当地的博物馆,它是展示地方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俗民情的重要窗口。[详细] -
甘孜如茶 值得细品
甘孜的美,是种渐进的美。远山近水,村舍田园,有之;森林大川,草原牧歌,有之;寺庙经筒,雪山经幡,也有之。行走在甘孜,如同行走在画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