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地区:中西文化交融之地
中国西藏网讯 鸦片战争失败后,我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开,深处内陆的康藏地区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自1857年法国传教士古尔德最早来到康定后,其他西方人也纷纷在这里进行传教、经商等活动。从此,西方文化相继进入康藏地区。如今,人们在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包容着西方文化。(中国西藏网 记者/孔夏 历史图片翻拍自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图为1922年,康定城基督教会医院的美籍医生安德烈(中),第一次在康定子耳坡引水发电。
图为第一个为巴塘带去电的Rev Bdgor Nichols 博士架设的风力发电机。
道孚县天主教堂(1939年)。
图为巴安汉族牧师李国光和藏族妻子一家的合影(孙明经1939年摄)。
图为巴塘棒球队。
图为康定清真寺。
图为康定福音讲堂。
图为康定真元堂(天主教堂)(孙明经1939年摄)。
图为如今位于康定新城的德肋撒天主教堂。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博物馆文创产品 参加“第八届博博会”
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第八届博博会”)将于11月23日至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西藏博物馆文化艺术品开发中心参展。[详细] -
山南经济社会40年来“加速跑”
11月22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详细] -
乘历史大势 走人间正道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