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竞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如果你担任了所长,那么未来你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我认为我们要承接先进技术团队的心仪器设备成果,转化为地震监测和创新研究的支撑生产力。”——美国赖斯大学教授钮凤林。
“要形成开放、有刺激、相互合作的研究环境,努力创造和改善能服务于大众的优质的防震减灾产品。”——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宋晓东。
“减少地震多带来的危害,用科学的方式把地震所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南洋理工大学教授Paramesh Banerjee。
“我设想中的地球所,未来要逐步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立期刊、培养优质科研团队等目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丽。
这是发生在7月2日举行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全球招聘答辩现场的一幕。经过层层审查筛选,这4名竞聘者进入现场答辩环节,针对相同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据了解,这4名来自国内外地震学研究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成为最终的候选人,走上了答辩的讲台。据了解,他们中有2位是在美国和国内著名大学任职的“千人计划”教授,还有1位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著名外籍教授。
中国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这次招聘所采取的全球性公开招聘模式,充分自由开放,给了地震局地球所广纳贤才的机会,也给致力于地震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舞台。
在亚洲地震委员会主席Paramesh Banerjee教授看来,地震不分地域,地震科研也是没有国界的。所以他非常高兴能够参与这次竞聘,并希望能够通过他所掌握到的知识帮助中国地震研究进一步发展。
对此,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党委书记潘怀文笑称,如果Paramesh Banerjee教授能够担任所长,那么所里的英语水平将会有一个普遍提高。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中国地震局会根据当天的答辩情况,综合考察之后最终确定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人选,结果当天并未公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茫茫大海,搜寻海底地震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徜徉西南印度洋本报记者陈磊当地时间5月13日19时5分,“向阳红10”船的驾驶室,伸手不见五指。记者在黑暗中小心地挪着步子,临近主驾控台,才发现七八个大汉如同壁虎般地趴在四周的落地窗上。大家屏气凝神,四肢紧贴玻璃,极目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