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森林面积达到了2.08亿公顷,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10月22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第四季度新闻通气会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肖文发说。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全力支持、全国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及林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研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6933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36%;人工林蓄积24.83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量的17%,人工林规模居世界首位。2009—2013年期间,我国人工林年均采伐量1.55亿立方米,人工林采伐量占森林采伐量的46%,比上期增加了7%,森林采伐继续向人工林转移,木材供给增加量的85%以上来源于人工林。”肖文发说。
我国的人工林建设始于20世纪50—70年代的天然林采伐迹地的人工林种植,80年代,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刚性增长,我国提出了人工速生丰产林培育;90年代,提出了工业用材林培育。
进入21世纪,中国林业已经进入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重大转变,人工林的建设更加强调在植被恢复、退化土地与景观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水土流失防治和涵养水源等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通过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我国积累了丰富的人工林建设工作经验,提出了富有特色、先进的人工林建设模式,并创造出了112万亩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这一‘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肖文发说,人工林建设已经在提供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改善生态、优化人居环境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是谁杀死了珊瑚礁?
珊瑚礁,众多海洋生物繁衍栖息之地,历史上无数生命的进化源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宝库,被称为“海底森林”。但全球变暖引起的海水温度上升,已导致珊瑚礁发生了严重的白化,这种破坏对其生态系统产生了致命性影响。[详细] -
中美发现青蛙在雨林生活最早直接证据
根据英国《自然》旗下《科学报告》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动物学研究,中美科学家团队研究表明,在缅甸发现的4个小型青蛙化石,是无尾目动物(包括青蛙和蟾蜍)在潮湿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的最早的直接证据。两栖动物中的大多数种类已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