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拟3月开建
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16日在该院2019年工作会议上透露,备受瞩目的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建设正在强力推进中,项目拟于2019年3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设计容量达150万份的世界最大规模作物种质资源国家库,实现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全覆盖集中长期保存。
唐华俊介绍,中国农科院已成立院所联合工作组,全力推进项目初步设计批复;项目建设报告已获中央最高层批示,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重要指示的标志性工程。据悉,国家作物种质库是全国作物及其近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战略保存中心、保存技术研发中心和共享服务中心,于1986年建成,设计保存容量40万份,贮藏寿命50年以上。以其为核心,建成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设施体系,包括1个长期库、1个复份库、10个中期库、43个种质圃。至2018年12月,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总数量达到502173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国家长期保存435416份,43个种质圃保存66757份。以国家库50多万份战略资源作为种源,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作物资源保存与共享利用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育成品种50%以上含有国家库圃种源的遗传背景。
鉴于国家作物种质保存数量已严重超负荷,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建设项目立项。新库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建设集低温库、试管苗库、超低温库和DNA库为一体的150万份智能化保存设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组建完成
1月9日,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详细] -
什么是军民融合企业?给你划重点
去年12月底,绵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绵阳市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提出按10条标准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工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