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科技

智能微型机器人可随周围环境“变身”

刘霞 发布时间:2019-01-22 09:31:00来源: 科技日报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微型柔性机器人,可根据周围环境而改变形状。未来,这款机器人或可被我们吞服,将药物直接递送到病灶组织。

  自然界有许多随环境变化而变形的微生物,由EPFL的塞尔曼·萨卡尔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布拉德利·尼尔森领导的科学家小组,从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了这款高度灵活的、具有生物兼容性的微型智能机器人。

  这些装置能在需要时游过流体并改变形状,所以,它们可在不影响速度或机动性的情况下,穿越狭窄的血管和复杂的系统。此外,它们由含有磁性纳米颗粒的水凝胶纳米复合材料制成,因此可用电磁场控制它们。

  制造微型机器人面临诸多挑战,科学家使用基于折纸的折叠方法解决了这些挑战。萨卡尔解释说:“我们的机器人具有特殊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使它们能够适应流体的特性。例如,如果它们遇到黏度或渗透浓度变化,就会改变自身形状,在保持速度和机动性的同时,也不会失去对运动方向的控制。”

  据悉,这些变形可通过预先编程来实现,使其在不使用笨重的传感器或致动器的情况下,让性能达到最大化。机器人可使用电磁场控制,或利用流体流动使其自身通过空腔。无论哪种方式,它们都会自动变形为最合适的形状。

  除了效率更高之外,这些微型软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也很合理。目前,该研究小组正致力于提高机器人游过复杂液体的能力,例如人体内的复杂液体。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仿真机器人“进军”考古界

    一个欧洲科学家团队17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新打造的名为“OroBOT”的机器人和仿真骨架进行研究,发现史前四足动物学会在陆上更加高效地行走的时间早于此前预期,这意味着,陆上高效运动的发展先于羊膜动...[详细]
  • 天津:2019年打造7条“智能+”产业链

    “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1月14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启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