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藻研究突破关键瓶颈 虾青素产出率增长超5倍
类胡萝卜素和脂肪酸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人和动物不能依靠自身合成必需的类胡萝卜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消息,该所研究人员已突破海洋微藻研究的关键瓶颈,使微藻类虾青素产出率增长超过了5倍。
自然界中蔬菜和水果含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海产品含有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多吃蔬菜水果和海产品有益健康。目前类胡萝卜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等行业。迄今已发现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已达700多种,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的胡萝卜素;另一类含叶黄素和虾青素。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功能基因组学与利用团队黄俊潮研究组长期致力于一种海洋微藻的研究。这种海洋微藻分离自南海香港海域,生长速度快、生物量高,能同时积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可成为生产DHA和虾青素的细胞工厂。此前,研究组通过代谢工程,大幅度提高这种微藻的虾青素产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学分析、基因功能验证、代谢产物鉴定等技术方法,阐明了其中虾青素及DHA的合成途径。通过解除这种微藻虾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瓶颈,不仅使其虾青素的含量提高5.02倍,而且DHA的含量也提高2.74倍,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2.79倍,为这种海洋微藻的产业化奠定了理论与技术的基础。
研究成果已以“虾青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在海洋微藻中的生物合成”为主题,近日发表在化学药物类权威国际期刊《海洋药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岛:发力海洋科技创新 担当海洋强国重任
1月19日,在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上,青岛市市长孟凡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立足海洋优势和特色,坚持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努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率先走在前列,当好海洋强国、海洋强...[详细] -
海南基础研究:聚焦“陆海空” 抢占制高点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院校为依托,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不断夯实科研基础,着力推动深海、南繁、航天等领域技术创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海南省正在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科研之路。[详细] -
国家将支持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国家发改委官网24日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详细] -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今年9月至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海洋环境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