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科技

两高报告: 将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司法工作

陈瑜 发布时间:2019-03-13 10:25:00来源: 科技日报

  今年春节走红的“小猪佩奇”又火了……3月12日,它跟随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走”进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报告中出现的“小猪佩奇”不是动画片或其周边产品,而是一起“小猪佩奇”著作权跨国纠纷案件。以我国两家公司未经许可大量生产、网上销售印制有涉案作品卡通形象的玩具为由,“小猪佩奇”动画形象的著作权人英国艾贝戴公司和娱乐壹公司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

  这起案件之所以特殊,在于它由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全流程在线办理。

  杭州互联网法院通过全流程在线审理平台,让当事人打官司“一次都不用跑”;探索使用“异步审理模式”,双方当事人参与诉讼可以不同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别上线,从而打破时空限制,解决异地诉讼难问题;采用司法区块链等技术,让存证取证更方便,让电子证据更可靠。

  2018年8月20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该案进行在线宣判,认定被告侵犯了涉案美术作品著作权,判令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自2017年8月18日成立以来,杭州互联网法院积极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形成一系列新经验。

  报告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评价,此举率先在国际上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智慧法院设想,并于同年纳入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目标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

  此外,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还有移动微法院试点。它被认为是全面建设智慧法院、推动现代科技与司法审判深度融合、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又一项重大创新。

  移动微法院是指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发的移动诉讼平台,具备在线起诉、立案、调解、提交证据材料、庭审、送达、执行等多项功能。通过移动微法院,群众可以用手机打官司,法官可以在手机上办案,充分感受到“指尖诉讼、 掌上办案”的便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回顾2018年工作,周强总结:司法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为群众诉讼提供服务,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类案智能推送”“法信智答版”等系统、智能语音云平台为法官办案提供智能辅助。逐步实现了网上阅卷、证据交换、网上开庭和电子送达。

  值得一提的是,谈及2019年工作,“两高”报告里都提到要将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司法工作。

  “最高法将推进司法改革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深化司法公开,促进阳光司法。”周强表示。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则提出,最高检将深化智慧检务建设,统筹研发智能辅助办案和管理系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同检察工作深度融合,助力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2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陶凯元表示,《意见》是中办...[详细]
  • 检察官说|自作聪明,在700前加了一个8……

    次听说张某,是在微信朋友圈。那是2018年6月,重庆市合川区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消息:张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合川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网上网下都有人感叹,“好年轻啊”“真可惜”……   后来,案件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