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签署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天文台公约
12日,中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南非、英国七个创始成员国在意大利罗马正式签署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天文台公约。来自签约国和印度、瑞典、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马耳他、新西兰、西班牙、瑞士等十余个国家和组织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签约仪式。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仪式并签署公约。
张建国在讲话中表示,中方自2012年起,与来自20个国家的1000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共同参与了SKA的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设备研制和科学问题研究,在SKA各项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兑现了中方参加建设准备阶段所作各项承诺。此次天文台公约的正式签署,是SKA的重要历史时刻,奠定了SKA成为现实的基础,对世界天文界也是历史性的重要事件。未来,中方愿与各国一道,共商共建共享SKA,为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贡献中国力量。
SKA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将填补人类对于宇宙基本认知的空白,助力天文学家研究引力波,在极端环境中检测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神秘瞬变源的本质,提升我们对于宇宙数十亿年演化历程的认知,绘制数亿河外星系的地图,并寻找地外文明的迹象。SKA建设规模庞大,系统设计复杂,资金投入巨大,建设和运行周期长,由多个国家成立政府间国际组织——SKA负责建设和运行。SKA天文台总部位于英国,台址分设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为保护“中国天眼” 贵州停建附近机场
2019年9月,“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后,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科普旅游热会不会干扰“中国天眼”的科学探测?[详细] -
云南天文台获得盾牌座delta型变星精确演化状态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研究人员首次用星震学方法,在主序前演化阶段盾牌座delta型脉动变星星震学领域获得重要进展,精确给出了这类变星的演化状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杂志《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