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落空 暗物质新实验未发现轴子证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物理学家正在开展一项新实验,希望能探测到假想中的暗物质粒子——轴子(axion)的“蛛丝马迹”,但首轮观测结果未发现质量介于0.31—8.3纳米电子伏特范围内的轴子的迹象。这意味着这一质量范围内的轴子要么不存在,要么对电和磁的影响比以前认为的要小。
最新实验首席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林德利·温斯洛说:“这是第一次有人直接研究这个轴子空间。”
轴子是一种假想出来的基本粒子,被认为是宇宙中质量最轻的粒子之一,与宇宙中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小。这些超轻粒子就算真的存在,我们也看不见它,但它可以暗物质的形式构成宇宙质量的85%左右。
温斯洛说:“作为暗物质,轴子应该不会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但它们可能会影响宇宙的膨胀和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系的形成。”
为探测轴子踪迹,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理论家提出了一项实验——“用一个放大的b场环装置来探测宇宙轴子的宽带/共振方法”(ABRACADABRA)。他们提议设计一种小型环状磁铁,将其置于温度略高于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的冰箱中,以模拟“磁星”的极端环境。磁星是一种特殊的中子星,能产生极为强大的磁场。他们指出,如果轴子不存在,环形磁铁中央就应该没有磁场;如果轴子存在,巨大的磁场会出现轻微的波动,制造出另一个小得多的磁场,探测器应该可以“看到”这一磁场。
该理论设计发表之后,温斯洛开始构建实验。
2018年,温斯洛团队开展了实验的首次试运行,在当年7月至8月期间不断取样。对这一时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他们没有发现质量介于0.31至8.3纳米电子伏特区间的轴子。
温斯洛称,他们将继续运行当前实验,以寻找更小更弱的轴子。与此同时,他们也计划扩大实验规模,希望检测到更微弱的轴子,以进一步揭示暗物质的秘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地球20亿年后被撞出银河系? 别杞人忧天了
从月球是空心的到宇宙完全被“墙”包裹,再到快速射电暴是外星人发来的信号……关于宇宙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引发一次舆论风暴。[详细] -
2019年,暗物质搜索不停步
宇宙中藏着某种神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仅能通过它施加给宇宙万物的引力,得知它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暗物质”。[详细] -
众多团队上阵 暗物质粒子何时现身
近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山东大学演讲时,再次为暗物质线索的发现给出了一个时间节点——2024年。他认为,届时关于暗物质的来源,“应该能有个决定性的结果出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