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升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隧抗灾能力的“操作手册”出炉
院士专家考察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央广网发 中铁二院供图)
一本旨在提升我国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隧抗灾能力的“操作手册”出炉。
国内业内权威人士针对耗时一年多开展的《提高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隧抗灾能力的深化战略研究》项目作出一致结论:“该项目可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并将其作为应对我国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隧工程抗灾能力的“操作手册”。
这一被业内专家称为“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提高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隧抗灾能力的深化战略研究》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郑皆连牵头,数十位院士、专家共同参与,包括广西大学、中铁二院在内的10家知名高校、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资料搜集、数据采集、对比分析,围绕藏区频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工程抗风抗震问题,进行进藏线路桥隧的适应性评价分析。结合全寿命监控监测技术,对进藏线路桥隧工程的全寿命建设管理进行系统性研究,最终形成了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隧工程提高抗灾能力的宏观对策总报告。
考察雅康高速大仁烟桥滑坡处治点(央广网发 中铁二院供图)
在为期三天的专家评议会暨结题会上,中国工程院郑皆连、谢礼立、杨秀敏、王景全、缪昌文、谭述森、陈政清、丁烈云、郑健龙、王复明和多位专家,围绕项目研究报告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人员还于此间前往雅康、雅西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乘坐动车体验了成雅铁路。
大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针对进一步提高G318川藏线通行能力、科学合理确定川藏铁路建设工期、川藏铁路康定-林芝段火车托运汽车可行性,以及加强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动态化设计、信息化施工等提出了具体建议”。该研究成果还被专家视为提高我国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隧工程抗灾能力的一部最新版的“操作手册”,为进藏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隧工程的设计、修建和维护提供了战略性和技术性指导,形成了我国复杂艰险山区公路和铁路桥隧工程最新技术成果,并可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刘正东,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代永波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1.4万吨重转体桥华丽转身
一个1.4万吨重的庞然大物,缓缓转了将近两个小时!2日,汕(头)湛(江)高速公路北江特大桥跨京广铁路、省道S253转体桥成功转体。这是国内最大最重高速公路跨铁路、公路双线转体连续梁,该转体也是广东省最重的转体梁。[详细] -
2022年起欧盟境内新车须装限速器
从2022年起,在欧洲销售的新机动车,包括家用轿车、货车、卡车和公共汽车等,必须安装智能限速器等安全装置,以自动阻止驾驶员超速行驶等行为。此举被认为是欧洲50年来道路安全领域最大进步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