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完成一趟有趣的“科学之旅”
“老师我们下一个地方去哪?”面对被记者拉住问问题的志愿者,来自燕京小天鹅公益小学的女孩忍不住出声打断。13个国家的科普机构、50多位科普专家、139个科普展项,5月19日至25日,“一带一路”科普交流周期间的中国宋庆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是个趣味科学的游乐场,吸引了每天数以千计的小朋友。
交流周设置了趣味科学、魔法化学、科学艺术、奇妙物理四个活动区。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开幕第一天恰逢周日,参加活动的人流量超过8000,每个展项都被小朋友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挤在展台前,伸长手臂递上彩页,由工作人员敲上代表不同国家的印章,完成一趟“科学之旅”。
“我们很愿意来参加面向小朋友的科学展。”德国赫廷根互动展览公司的中国代表韩泽民一直热情讲解,在他看来,“小孩学科学是很枯燥的,最重要就是引起他的兴趣”。
来自捷克的伊克兰迪亚科学中心位于“奇妙物理”活动区,据现场负责人彼得介绍,伊克兰迪亚科学中心是捷克最大的四家科学中心之一。他们的展位以光学和视觉错觉为主题,小朋友可以操作不同的镜片矫正光线、尝试穿越“镜子迷宫”。
负责邀请国外科普机构的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的项目总监张龙伊表示,参加科普交流周的外宾大都来自非常有经验的科学机构,他们经过长期频繁的开发和不断试错,积累了丰富的样本,他们展示的科学实验的原理也都相对初级,而非前沿科学发现,从而保证最大规模的受众参与,“相关实验的原理其实国内的科普机构也都会用到,但国外机构在展项设计和运作上走在我们前面。”张龙伊说,“科普的形式展现是非常重要的,科普交流周对于国内的科普工作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高科技加持,这扇窗户有点“酷”
在古装电视剧中,常有用手捅破窗户纸的镜头。实际上,在明清时期,纸才被大量应用到窗户上,而在此之前,很多窗户就是一块木板挂在墙上,或是用绫代替。[详细] -
搞定“熊孩子” 智能教育机器人还须再提智
辅导孩子写作业可以说是不少家长心中的“痛”,有家长一度调侃,“不辅导作业父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详细] -
AI换脸也有bug,看看人物眨没眨眼
朱茵主演的黄蓉被视频制作者通过“AI换脸术”处理成了杨幂的脸,神态表情如同朱茵饰演的黄蓉一样生动俏皮,毫无违和感,顿时引起网民热议,以至于微博话题点击量飙升至1.1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