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三月的新气象,带来发展的新希望。蓬勃向上的旅游业,为山南市增添了一抹亮色。
西藏历史文化地标——雍布拉康、雪域高原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藏传佛教梵音首刹——桑耶寺等,如诗如画的山南风情,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八方来客。
近年来,山南市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打造“藏源山南”旅游品牌,着眼发展全域旅游,不断推进“美丽山南”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11家,注册旅行社8家,星级饭店8家,旅游从业人员8868人。201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2亿元,旅游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规划先行,基建引领——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
绘好蓝图,才能谋定而动。旅游业的发展,规划意识是前提。
为此,山南市稳步推进《山南市旅游总体规划》和《“十三五”旅游发展行业规划》等全局性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组织区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对《羊卓雍错景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加查县、桑日县核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总体规划》等区域性旅游规划进行编制,同时还积极推进30个特色旅游村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实现行业规划先行铺平了道路,为旅游业的稳步发展画好了蓝图。
蓝图已绘就,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通过大规模、高标准、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规划从纸上搬到现实中,提升旅游软硬件设施,打牢旅游业发展的“里子”。
在这一过程中,山南市旅发委积极落实雅江观光带、羊卓雍错、错那翼龙谷建设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项目总投资1.68亿元的达古景区建设项目,并实施了扎日、曲卓木、沃卡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推动了旅游业的提档升级。
合作深化,冬游加码——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
“旅游业不是单打独斗的事,必须要通过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山南市旅发委副主任李意强如是说。
为此,山南市力促“拉萨——山南——林芝”旅游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加便捷快速的旅游交通网络,建立推进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开发合作平台,有效提升了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供给效能。《拉萨市与山南市区域旅游战略合作协议》《西藏东南环线区域战略合作协议》等区域合作协议的签订,以及一系列旅游精品线路的推出,为三地旅游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旅游业不仅不能唱“独角戏”,还不能忽视一季热一季冷的问题。
自2017年全区“冬游西藏”优惠活动开展以来,山南市不折不扣执行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推出“同过藏历新年、体验民俗风情”“藏源寻根”“达古亲猴”“羊湖环线深度游”等系列产品,同时推出“酒店+景区”打包服务,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广,从而拓宽了冬游市场。
今年1—2月份,山南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69万人次,同比增长79%;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58.6%。
规范管理,推进“三化”——做好旅游业后勤保障
管理水平凸显发展水平。近年来,山南市通过行业服务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制度,促进了旅游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山南市旅发委通过多次协同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开展市场专项整治,查处旅游违法案件,规范了旅游经营行为。2017年,山南市顺利通过了安全生产“国检和区检”,同时实现了旅游系统安全生产连续10年零事故。另一方面,山南市景区环境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行业监管的规范化进一步解除了游客的后顾之忧,为游客参观旅游做好了后勤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山南市共拆除废旧旅游厕所3座、违章建筑9处,规范摊位64处,增设垃圾设施20个,完善景区标牌和导览图共51处,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游客满意度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山南市还通过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指导、引导,强化企业对农牧民的旅游失地补偿和再就业力度,促进了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
曲松县着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近年来,曲松县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效果明显。[详细] -
久久为功地抓好绿化造林 让全民共建共享美丽西藏
1日上午,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调研拉萨市“树上山”工程,并主持召开区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详细] -
冬游西藏:畅享如画美景
2018年2月1日,西藏启动“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活动,除全区所有A级旅游景区免费开放外,优惠政策还涵盖星级酒店、旅游车辆、航空铁路、游客组团等各个方面,力度空前、诚意十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