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着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侯朋飞 发布时间:2018-04-18 09:42:00来源: 西藏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这是未来几年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日喀则市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珠峰”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全市各族人民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如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环保工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机制尚未建立,仍处于由环保部门独自支撑、单打独斗的局面,少数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弱化环保工作,在产业布局、项目引进等方面认识偏差、把关不严、责任不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垃圾处理能力不强,大部分城镇尚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配套较为滞后,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较低,医废处置能力有待提升不足,广大农牧区环境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监管能力亟待提高,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环境监管手段单一,监管水平不高,后续监管不严,还不能持续形成有影响、有震慑的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结合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全过程环境监管为手段,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补齐突出短板,以积极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生态珠峰名片为着眼点,切实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要源头严防,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要推进环评审批程序制度化,做好环评审批服务;严格环评技术审查;充实完善技术评估专家库,严格实行评估专家组组长负责制;认真组织现场踏勘;配合审查各类规划;清理环评违法违规项目。要过程严管,重点抓好污染防治。要严格排污许可管理;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噪声污染治理。要后果严惩,严格环境监察执法。要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监察;及时化解信访矛盾;服务做好环保督察工作。要保护为先,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布局生态监测站点;抓好生态创建工作;巩固生态安全屏障;强化项目支撑;有序开展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评审工作。要夯实基础,不断提升环保业务水平。要加大课题研究力度,持续加强人才培训,努力建设一批德才兼备的环保队伍。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着眼于改革环境治理制度,以改进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需求为导向,以强化环境保护制度刚性和约束力为保障,以目标体系、执行落实、考核追责为统一。[详细]
  • 民间艺术团创演要接地气

    据报载,西藏将加大民间艺术团扶持力度,加强培训,完善保障,着力提升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详细]
  • 小厕所见证大文明

    公共厕所是城市文明的缩影。“我去过许多城市,最干净、最有特点的就是拉萨的公厕。拉萨街头具有藏民族特色的二层藏式公厕,已成为城市的一个亮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