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河北省平山南文都:“三美”山村的三年巨变

付兆飒 发布时间:2019-01-29 19:35:00来源: 人民网-河北频道


图为当选为南文都村“传承好家风”先进典型的村民合影留念。付兆飒 摄

  猪年春节将至。1月24日,地处太行山区文都河下游的河北省平山县南文都村村委会广场上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鲜明的标语横幅迎风招展,忙碌了一年的村民早早就聚在这里等待着“传承好家风”评选结果。

  在村民的热烈掌声与期待中,齐国霞、范素山、范召军等六人实至名归,捧回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好家风带来了好民风。倒回三年前,这里的村民做梦也不敢想,“脏、乱、穷”占全的南文都,能变成现在这样“生活富美、环境优美、民风淳美”的“三美”农村。

  “这样儿的好日子之前想都不敢想。”村民范素霞感慨道。

  生活富美 产业兴

  “去年,我在园区打工挣了一万六七,孩儿他爹在附近打工挣了两万多,加上土地流转的两千来块钱,我家去年有四万多的收入。”村民范圈桃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算着一笔笔的账,“去年给闺女卧室装了一个空调,闺女放假回来住着舒服些;我给自己买了一辆电动车,以后出门更方便了;剩下的钱给儿子攒着娶媳妇。”

  不只范圈桃,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南文都村村民个个都有说不完的话。

  “2016年初刚来村里时,全村贫困人口近三分之一,百姓生活贫困、思想保守。” 驻村工作组长、村第一书记张端树回忆道。面对全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殷切期望,石家庄市工商联驻南文都村扶贫工作组把脱贫攻坚与村庄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搭建村企共富平台,打造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形成以种、养、休、游、娱为特色的田园综合体,让产业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拼搏,南文都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扶贫项目——文都河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得如火如荼:投资近6000万元、面积3000平米的生态餐厅主体已完工,移栽各类树苗1600余株,栽植葡萄400余亩,修建酒窖一座。

  通过引进产业项目,仅一期工程就流转土地1200亩,每年支付村民土地流转金40万元。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力,仅仅园区建设就使用当地村民达20000人次,累计支付工资200余万元。

  2018年底,村民人均增收3800元,贫困户人均增收3500元,圆满完成整村脱贫出列。

  环境优美 村容靓

  “以前的村子根本下不去脚,污水横流、厕所猪圈遍地,垃圾随处可见……”这是村民对以前的南文都的评价。

  如今的村子仿佛换了一个面貌:两个总面积6500多平米的广场已改建完成,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集排污、供水、供暖为一体的2000多米地下管网已投入使用,百姓吃水、排污更加方便;村内主街道实现硬化并铺上了仿古砖,架设路灯100余个,做到了街道整洁、昼夜常明;修建旅游公厕3座,卫生条件大大改善

  从小在村里长大的范军波如今在平山县城里开有好几家服装店,可外面的世界再精彩,范军波也舍不下村里的生活,“如今村里环境美、生态好,抬头望山、低头见水,村里还有文化广场,有专人打扫街道卫生,这日子不比城里舒坦?”范军波笑呵呵地说,“就连厕所都进行了改造,向城里看齐呢。”

  范军波所说的土建厕所改建,是最让外村人羡慕的,也是南文都村民津津乐道的。

  2018年9月,平山县启动农村旱厕改造试点工程,南文都村有幸成为试点之一。经过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仅2个月时间,村里便完成200多个冲水环保厕所和全部入户下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从此,村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干净、方便的冲水马桶,再也不用忍着臭气使用旱厕了。村民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甚至有上年纪的老人喜极而泣,因为这种好事儿以往他们想都不敢想!

  民风淳美 家风好

  “现在村里的环境改善了,父老乡亲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我们要想办法推动村风民俗健康发展,帮助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敬老孝老、干净整洁、勤劳节俭的农村新风尚。”张端树的这席话引起了村两委干部的强烈共鸣。于是,2018年初,南文都村“传承好家风”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便拉开了序幕。

  活动开展一年来,村里村外悄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民随地丢垃圾的习惯改了,婆媳吵架的少了,邻里关系紧张的也改善了,就连以往好吃懒做的个别人也没脸蹭吃蹭喝了。

  “现在村里变得和谐多了,希望这个活动每年都举办下去。”村民们期望。

  获得孝老敬老楷模的齐国霞是一名倒插门女婿,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与妻子没有直系血缘关系、体弱多病的养父,甚至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仅在附近打零工。说起齐国霞夫妇,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

  “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远远不够,只有村风净化了,邻里和谐了,孝老敬老的好家风回来了,我们村才能称得上是美丽文都、幸福文都!”南文都村村支书范明平如是说。

  “以前,垃圾到处丢,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大家谁都不好意思乱丢垃圾了。”村民封雪红说。美丽乡村不仅需要环境整洁“外在美”,更加需要文明尚德“内在美”。南文都村“传承好家风”活动的开展正是以一种“内外兼修”方式,打造建设美丽乡村新样板。

  2018年以来,工作组又筹资40余万元,着力打造村南“精准扶贫”主题文化长廊,宣传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展示南文都村扶贫成效,进一步提升村庄活力和村民精气神。

  “脱贫攻坚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如此。传承好家风活动我们会持续搞下去,一定要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张端树在活动现场坚定地说。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灯谜长廊+3D光影秀+打铁花 河北唐山南湖带你喜迎新春

    为弥补京津冀地区冬季旅游空白,为广大市民和各地游客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新春文化旅游大餐,河北唐山南湖景区将于2月5日至2月19日(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举办2019唐山南湖春节灯会暨走进“南湖时代”系列主题活动。[详细]
  • 河北涉县:一条千里公路盘活旅游“棋局”

    刘志刚所在的河北涉县偏城镇圣寺驼村响石岭农庄,在2017年以前仅仅是一个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的餐馆,消费群体主要是当地村民,每年赚取的利润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开支。[详细]
  • 河北正定古城保护“带火”旅游业

    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古城与新区齐飞,城市与乡村共融,生活和文明相伴……近年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坚持将历史文化资源当作第一资源,把实施“旅游兴县”和古城保护恢复相结合,努力“还文物以尊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