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重庆选任首批人民陪审员 "海选"覆盖每个乡镇

彭国威 发布时间:2019-01-31 18:02:00来源: 人民网-重庆频道

  重庆将面向社会公开选任首批3000余名人民陪审员,建立拥有34000余名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信息库。整个选任工作拟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

  选任方式

  突出"海选",覆盖每个乡镇

  重庆市司法局负责人透露,选任时会更加突出“海选”,主要从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常住居民名单中随机抽选拟任命人民陪审员数五倍以上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同时,会将选任名额覆盖到每个乡镇(街道),保证人民陪审员地域分布均衡,兼顾抽选的随机性和合理性。

  《人民陪审员法》确立了“两次随机抽选”的选任机制。第一次是从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名单中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第二次是从候选人中随机抽选出人民陪审员。重庆将严格按照规定,通过全国人民陪审员选任系统完成两次随机抽选。“运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有机会参与司法审判活动,有利于确保陪审案件审理的公正度。”这位负责人道。

  而以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为辅的方式,主要基于在实际审判中有时需要具备特定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人民陪审员,由组织推荐和个人申请方式产生一定比例的陪审员,是对“随机抽选”选任方式的有益补充。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陪审员不得超过陪审员名额数的五分之一。

  通过筛选,再经过资格审查、任前公示、提请任命、就职宣誓和组织培训等法定程序,正式通过的选任者就可“上岗”。

  在具体“海选”时,相关系统会对人员资质进行初步“筛查”,需要年满28周岁,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等基础条件,但是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仲裁员,以及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被吊销律师执业证或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等方面的人员,会被限制参选资格。

  据介绍,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一般不得连任。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不得超过两次。另外,公民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基层人民法院担任人民陪审员。

  “被选中后,会有短信或电话通知,最后会进行当面考察。”重庆市公安局特别强调,“整个过程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市民在收到信息后,可到当地司法局或司法所进行核实,千万不要被违法分子‘钻空子’。”

  职责范围

  “事实”认定,可行使表决权

  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范围有哪些?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一是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二是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三是案情复杂或者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人民法院审判前款规定的案件,法律规定由法官独任审理或者由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从其规定。

  同时,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人民陪审员参加三人合议庭审判案件,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独立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这位负责人道,“人民陪审员参加七人合议庭审判案件,对事实认定,独立发表意见,并与法官共同表决,对法律适用,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享有权利

  法律“护航”,避免打击报复

  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不穿制服的法官”,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能够依法参加案件审理、依法享有履职保障和依法享有参审保障。

  “人民陪审员的人身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人民陪审员及其近亲属打击报复。”这位负责人解释,“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费用,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同时,人民陪审员有依法履行参审职责、严格遵守审判纪律和积极进行法治宣传的义务。“每个人都要积极履行陪审职权,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履行陪审职责。”这位负责人举例道,人民陪审员在参与案件审理时,应当遵守审判纪律,保守审判秘密和国家秘密,不得向任何公民和单位泄露案件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