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每月一星”系列展 展出渤海“文字瓦”
3月28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一百一十五期——“文字瓦”特展正式展出。
这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及其周围的一些寺庙、建筑遗址中,采集和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瓦。其中有些陶瓦上印有“文字”或“符号”,有学者称之为“文字瓦”,现黑龙江省博物馆、省考古所及宁安县文物管理所均有收藏。
目前收藏的“文字瓦”上有多达上百个“文字”、“符号”,大体可分三类:正楷类、殊异字类、符号类。一般为单字,少数是双字,个别还有三字以上,有的为模印,有的为刻划而成。
“文字瓦”的戳印形制有无框和有框之分,亦有少量阳印、阴文和大量阴印、阳文之别。还有不用戳印,只是在泥瓦未干之前随便用枝棍或手指划写的。文字的书写和戳印形制都不十分严谨,更有误字。
通过对照唐长安城文字瓦的模印文字来看,渤海“文字瓦”模印文字的内容、性质含义与唐长安城的是一致的,只是渤海的模印文字更为简略。其作用一般是标明每个工匠或作坊制瓦的质量,用以区别他人、他窑的产品,或供官署检查验收之用。“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是我国自周秦以来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形成的定制。
无论从文字、书体演进还是从书法的角度考察,渤海出土“文字瓦”中所表现的,皆是对汉文化及文字系统的继承。“文字瓦”的发现和进一步研究,将对了解唐代渤海国地区的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黑龙江牡丹江:打造城市文化的“红色名片”
狂啸的北风,冰冷的河水,天边的云霞像燃烧的火焰。深冬的牡丹江边,记者静静地肃立在八女投江烈士群雕前,仿佛看到冷云等八位青春年华的抗联女战士,手拉手肩并肩,向日寇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跃入滚滚江水,英勇就义。[详细] -
黑龙江省委书记喊话全省旅游社:敢承诺不欺诈吗?
张庆伟表示,发展旅游产业并不是自身拥有多少旅游资源,而是必须具有“服务游客”的认知和理念,“我到黑龙江工作以来,发现冬季旅游规律还没有摸索出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