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2018全国两会 > 两会现场

【感悟两会】传承与创新 藏医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茜 发布时间:2018-03-21 09:17:00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多位接受媒体采访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都谈到了民族医药产业、中医药等话题。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认为,“中国人的健康问题还是主要得靠我们中国人来解决”,并表示“没有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的本土医疗产品,就不会有全民健康。我国民族医药产业自身要加快创新速度,研发更多高性价比、能替代进口的产品,以速度来换发展空间”。


图片为藏药产品 杨月云摄

  藏医药就是中国民族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早在数千年前,西藏高原上先民们在同高寒气候和疾病斗争中经过无数次尝试,积累了用动植物和矿物治疗疾病的经验,藏医藏药也由此发展而来。

  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曾在2017年5月政府专题会议上指出,藏医药学是西藏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发展藏医药事业意义尤其重大。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全局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发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使藏医药这一千年瑰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更加夺目光彩。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藏医药文化是在藏传佛教的寺庙中发展和传承的,其传承方式是“师带徒”,传承的不仅是医学知识,还包括宗教、世俗等传统文化。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民族医药卫生工作,使藏医药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藏和四省藏区相继建立了藏医医疗、教育机构,抢救、整理了藏医药珍贵古籍文献,规范了藏医诊疗技术,使藏医独特的诊疗手段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藏医药得到了蓬勃发展。2017年初,西藏及四省藏区已创办县级以上藏医院90余家,独立藏医研究机构10家,藏医药企业50多家。全国藏医药正式从业人员1万人左右。整个藏医人才、医疗机构、研究机构等都是配套的。藏区人民逐渐不用为看病远、不方便发愁,而当地的藏药也因为价格实惠而深得人心。

  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例如在西藏藏医院“门孜康”现已被列入中国国务院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藏药炮制技艺、天文历算等相继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还完整保存有藏医和天文历算的珍贵古籍582卷、藏医外治器械200多种、历代名医塑像163尊、扎唐版为主的不同版本的《四部医典》、木刻印板8000多条、以及藏药甘露加持仪式所需仪器和唐卡等珍贵文物。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和文物为藏医药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泽仁永宗

  “党的十八大以来,藏医院发展很快,有二百八十余名医务人员,光是我们消化内科都有23名,大部分都是藏族。现在医院将近300个床位,护理人员多,每年门诊病人有十万余人次,住院有五千八百余人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西藏昌都市藏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泽仁永宗说,“每一年,我们会轮流到自治区其他地方或其他省份的藏医院去交流学习、培训,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近五年来,西藏藏医药事业取得新发展;藏医药申遗取得积极进展,支撑藏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编制“十三五”科技创新藏医药重大专项规划,研制并颁布藏药材地方标准102项,数字化藏医药古典文献1600余部,研发了曲楂胶囊等多个新品藏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藏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创新,是永恒主题。跨越千年,古老的藏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需要面对很多挑战。

  齐扎拉表示不仅要“抓住文化保护这个重点”,还要“抓住继承创新这个动力。要大力实施藏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弘扬名老藏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建立健全藏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制定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完善藏药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要实施好重点专科、学科项目建设,认真开展藏医药资源普查和保护,加快促进藏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推动藏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在专访中表示:“建立一个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科研体系”。全国人大代表、颈复康药业集团董事长李沈明也表示,振兴中医药亟待解决人才培养、科技投入的问题,还要解决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开拓国际市场的问题。


图为江吉村在给病人治疗。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甘孜州藏医医院副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江吉村表示,现在藏医药发展最大的阻力就是在人才的建设。为了让藏医药能够走出高原,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先后培养了各级藏医药人才360余名,其中国家重点胃病专科学术技术继承人3名,甘孜州藏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全省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名。在2015年,他还被聘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科研处处长顿珠曾表示,科技推动藏医药产业发展既是瓶颈也是机遇,今后将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打造科技强国”理念,在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尤其是在临床疗效提升以及藏药新药研发等上台阶,助力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2018年西藏政府报告指出,要“做大做优藏药产业”。相信西藏的藏医药这一千年瑰宝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更加夺目光彩。(中国西藏网 综合/王茜)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