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与吐蕃的传说史
“落魄吐蕃后裔的逆袭”
——象雄部落的终结者 古格传说的开启人
公元841年,新继承赞普王位的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主政后在贝达纳坚的支持下改弦更策,崇奉笨波教,毁损佛教寺院典籍,停止翻译佛经,废弃教义,驱逐僧众,对于有成就者加以驱逐;对信仰佛教者,令彼等持弓、箭、鼓、钹,被派前往狩猎,凡不听从者均加杀戮。将佛像埋没,寺庙封闭,佛经丢弃山崖河流,著名僧人砍杀,次等僧人流放或贬为奴隶。传说僧人拉隆?贝吉多吉于公元846年在大昭寺门前佯装向朗达玛表达敬意,他出其不意的取出弓箭迅速射箭,将正在仔细察看唐蕃会盟碑文的朗达玛射中胸部弑杀。由此,兴盛数百年之久的吐蕃王朝突然群龙无首,大贵族、权臣、外戚和王室内部围绕赞普的继承人选问题、信仰何种宗教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明争暗斗,最终兵刃相见,导致王朝内争不断、四分五裂。“吐蕃本土历经彼此战火并内讧,日趋支离破碎,于是境内各处每每分割为二,诸如大政权与小政权,众多部与微弱部,金枝与玉叶,肉食者与谷食者,各自为政,不相统属”。
乱世之中朗达玛的曾孙吉德尼玛衮在自己的封地被同族击败,身家性命几不能保,幸得大臣谋划,带领百人卫队,潜行西遁,走过无人区,渡过冰冷的河流,翻越山岭,一路西行,抵达普兰。地方部落首领扎西赞感念其为吐蕃王室直系血裔,身体健壮,谈锋见识非凡人可比,于是将女儿卓萨果琼许配吉德尼玛衮为妻,并把首领之位交付于他。吉德尼玛衮凭借岳父之力,组建新军,整顿政务,不数年就将象雄旧地纳入囊中,在噶尔东修建枯卡尼松王宫,民间传说高达九层,连飞鸟都难以逾越,建立起阿里王国。
噶尔东王城,坐落在普兰仁贡村噶尔东组朗钦日山上。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当地人的传说,证明此地是吐蕃末代王孙吉德尼玛衮落难普兰后修建的早期王城,高达九层的枯卡尼松王宫即位于这里,这里也是古格王国的发祥地。噶尔东藏语意思是:山头。
打开一张普兰地图,可以看到噶尔东正好地处普兰县城以北偏西30公里处的仁贡乡,坐落在马甲藏布(孔雀河)上游河畔,现今仅是一个小村落。这个村落千百年来历尽风霜雪雨,早已物是人非,不因王朝王城的衰落而遗弃噶尔东的名字,在记忆的长河中保留着沿用千年以上的名字。今天的村民们仍然沿袭着古老的农业和牧业生产生活方式,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此地究竟是不是古格王国早期的王城所在地呢?带着历史的疑问,在历史和现实中探寻噶尔东的前世今生。经多年的考察考证此地确是王城。证据有四:
一、古老的村落一直沿用噶尔东作为村名。
二、村庄旁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山上有残垣败墙隐然可见,民间认为是一座王城。
三、史籍材料之名和实地之名吻合。
四、在史籍文献和现实之间,传说是唯一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证实的合理途。就此问题,原普兰县科加寺庙的主持才旺南木加活佛,他的回答肯定了噶尔东是一个王国的王城之地,是皇帝或王(赞普)居住的地方,山上的残垣败墙是古时一个王国的宫殿。居住在附近的乡民也都肯定说此处曾经是一座王国的宫殿。他们讲:噶尔东山前山后有大片的田地隶属于王国所有,附近村落里的百姓是这个王国的奴隶佣人和差役。他们为山上的王耕种青稞、放牧牛羊、挤奶、背水、扫雪、送信、传话并做各种杂役,为王室贵族服务。军队出征的时候他们就是士兵,为王国拼命。
纵览历史,在现实和传说之间相互论证,终于揭开了古格王朝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发生在普兰县的噶尔东;第二个阶段才是其后在扎达县古格兴旺发达的王国。
当吉德尼玛衮父祖兄弟先后在卫藏、后藏兵败,他被迫放弃曾经统领的领地辗转前去吐蕃曾经统属的象雄时,此时吉德尼玛衮的前途一片迷茫黑暗,亡命异乡的他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西行沿途满目所见尽是破败凄凉的山河,荒野不见人烟村庄牛羊和树木。狼狈奔波月余,当他们翻过马攸木拉山口又前行一段路程后,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神圣的冈仁波齐圣山和秀美的玛旁雍错神湖,欢呼雀跃,点燃桑香,烟雾飘散,他和卫队虔诚的祭祀祈祷,全身心的匍匐在旷野草地上,深深叩拜,祈求神圣的佛祖能给他带来福运吉祥。神圣山湖足以让落难异乡的王孙感叹命运的无常,悲壮的西行是历史无情的嘲讽捉弄。印入王子眼目中的圣山之尊,当是佛祖之象征;神湖之秀,可让湖水为王子沐浴身体和灵魂。
从他之后阿里所谓王的“领地”一词就出现在历史典籍、民间口语中。后来的历代古格王无不遵循吉德尼玛衮的规制:推崇佛教,压制笨教,派出仁靑桑布等21名留学生前往印度学习正宗的佛学知识,特别迎请佛教大师阿底峡等高僧到阿里弘扬佛法,阿里这一西藏西部偏远荒凉之地,遂成为上路宏法(佛教后宏期)的肇始之地。进而,佛法教规被众僧人从阿里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和藏北高地向东传播到后藏、卫藏、康区等地。
古格王国第28代国王似乎忘记了吐蕃王朝灭亡的惨痛历史教训,他为了排斥打击僧侣们对王国政治权利的操弄、大肆影响和左右,意欲借助外来西方宗教力量,让其臣民改信西教,抗御佛教,以此击败以其叔父和兄弟为首的僧侣集团来达到自己的政治宗教目的,不曾想偷鸡不到还把自家王国给葬送了,落了一个身灭国亡两头落空的悲惨下场。西方传教士也被押送到拉达克关押,最后为统治印度的王朝解救。偏据普兰县以南的另一支吐蕃王系子孙——————亚泽小王朝,也是在延续数百年之后,国王意欲压制僧侣集团,改信外来宗教,维护王国的利益,起因也是王室和僧侣集团爆发了激烈的王室内部和僧侣集团争权夺利你死我活的尖锐斗争,国王被杀抛尸荒野。
噶尔东王城是今天已知并基本确定上承吐蕃王朝崩溃,下接古格王国兴起,建立在阿里范围内的早期都城,最终因其初期短暂的历史为古格王国强盛的光辉所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