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19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 > 红色记忆

【十八军老战士魏克进军西藏日记】(三):漫漫人生路,西藏篇章终上演

王淑 发布时间:2019-06-11 09:1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69年前,抱着“解放西藏”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群群风华正茂的青年“誓将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西藏,这个曾经的遥远之地被浓墨重彩地书写进无数人的人生。他们中的一员,就是时任十八军五十二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的魏克。自1938年6月参加革命,魏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日日夜夜,魏克的所见、所闻、所记、所想、所感,全都仔细地记录并保存下来。文字跃然纸上,直达心间,那段并未远去的历史再一次被唤醒。

  中国西藏网讯 古来出征,将士们的士气是最为紧要的。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全军指战员进军西藏的信心,十八军在1950年的元宵佳节后旋即召开庆功暨进军西藏誓师大会。3月29日,十八军前指及北路先遣部队五十二师一五四团从四川乐山出发,揭开向西藏进军的序幕。

  此时,五十二师的主力仍在四川夹江、眉山一带驻防。连续不断的思想动员,加之沿途群众极为热情地欢迎部队前往,让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西藏。出征的日子终于敲定了。1950年8月28日,十八军五十二师在眉山三苏公园召开进军西藏誓师大会。西藏终于要刻进魏克和众多战士们的人生篇章。


图为魏克。摄影:王淑


图为魏克接受中国西藏网采访。摄影:王淑


图为魏克为《中国西藏》杂志、中国西藏网赠字。摄影:王淑

  出征,带着豪迈奔放

  在“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家乡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壮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豪迈奔放,连天气都是如此。

  早上部队还在晴朗天气下举行刺杀、射击、帐篷架设的演习,刚到吃午饭的时间,大风大雨便突然袭来。魏克忙动员文工队队员去会场收拾东西。“一阵大风吹得舞台颠簸剧烈,真使大家关心这个大会的命运,我们更担心,因为忙了数天,它要毁坏了再收拾也来不及了,谁知天气又好转了,大家才放心。”


图为1950年8月28日,十八军五十二师在四川眉山三苏公园召开誓师大会的将士们。翻拍:王媛媛


图为十八军五十二师誓师大会全景。翻拍:王媛媛

  下午四点,部队开始进入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会场。进军门上方,一旗、一人、一马,士气高昂、整装待发;进军门前,打着红绿标语的各界人士和群众高呼着:“进军西藏,你们走到哪里,我们支持到哪里!”整整两万人的部队和群众陆续通过特意布置的进军门进入布满红色标语的三苏公园。

  军乐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米字形的红色标语和舞台上数十面鲜红的红旗迎风招展,近万支刺刀闪闪发光。战士们振臂高呼、庄严宣誓:我们是人民的战士,是坚强的国防哨兵……

  政委谭冠三响亮地问大家:“你们刺刀磨亮了吗?枪擦亮了吗?”

  战士们声音洪亮地回答:“刺刀磨亮了,枪擦亮了!”

  响亮的声音、激昂的心境,透过魏克的日记,我们仍能感受到69年前革命的理想主义高于天的场景。

  四个小时后,眉山早已是漆黑一片。在高呼的口号声中,大家又开始举着火炬游行。千万支火把照亮了寂静的夜空,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从这里,十八军五十二师的官兵们要向着光明、向着胜利前进了。

  沿途,群众热烈欢迎

  不管到哪里,进藏部队都受到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

  

  图为1950年9月2日,十八军五十二师路过邛崃、名山,受到五十三师、五十四师和群众的热烈欢迎。翻拍:王媛媛

  魏克在日记中写道:“满载着进军英雄们的车队,被沿途欢送的人群包围起来了,许多青年男女跑上来,在汽车上贴满了红绿标语,送上一碗碗茶水,将一把把香烟撒在车厢上,鲜花、纸花、小旗子插满了车的四周。‘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和‘迅速解放西藏人民’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汽车慢慢地从一个个彩门下通过,被欢呼的群众送了一程又一程。”

  9月2日,部队到达雅安。虽已天黑,但欢迎的人依然很多。魏克说:“这一路受到的鼓舞,确实给进军增添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人民的事业,人民支持,这一光荣体会得就更深刻了。”

  翻山,“拦路虎”来了

  雅安一过,汽车再跑30里路便是飞仙关。高悬于青衣江上的铁索桥,只容单人行走。战士们搬着东西在上面走起来左摇右晃、头昏腿软的。过了飞仙关,百余里路后就是烂池子(两路口),进藏部队遇上的第一个海拔近3500米的高山——二郎山“拦路”来了。

  因为汽车数量不足,部队要步行越过二郎山。大家带好衣服和吃的东西,准备在山上露营。9月4日早上7点,部队开始出发步行爬山。亲身走一遭,才能体会筑路部队的艰辛,这条公路“是用血汗换来的”。好在,二郎山只是海拔略高点,翻山过程中,大家很幸运,没有遇上阴雨天气。从上山到下山都是晴朗天气,四面高山举目可见。

  9月6日下午1点,部队从康定出发,准备翻越进藏路上的第二座高山——折多山。折多山有着“康巴第一关”之称。西出折多,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入高原地界。翻山过程中的喘不过气、寒冷,给了官兵们一些“教训”:这里是高原。

  到达新都桥,大家又再一次感受到明显的气压差。野外做饭,两个小时饭都还没好。经过司机提醒,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是在高原,空气稀薄,水都要烧几滚才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征前,大家多次提到的“高原”只有亲身经历后印象才更加的具象。沿着川藏公路,魏克和战友们的西藏故事才刚刚开篇。(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王媛媛 内容参考自魏克著《进军西藏日记》)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