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19 > 重走十八军进藏路 > 红色记忆

头人夏克刀登 为十八军进军西藏贡献力量(上)

孙健 发布时间:2019-06-11 09:20: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从四川进军西藏,历时一年半,完成了从四川到西藏的艰难行军,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催人泪下、千秋不朽的篇章。行军过程中,当时西康省的众多头人和广大藏族群众,纷纷提供帮助,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伟大成功,做出极其重要的贡献。当时,康北的大头人——夏克刀登,便是其中关键一位。


图为夏克刀登

  与红军结缘

  1936年春,红军抵达道孚、炉霍和甘孜地区时,

  时任红三十军政委的李先念亲自与夏克刀登谈话,红军总司令朱德也接见了他,向他介绍了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政治主张,以及红军北上抗日的目的和意义。在他们的耐心教育下,夏克刀登对红军有了一定了解。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甘孜,随后建立了甘孜县的波巴政府和白利、绒坝岔、孔萨区的波巴政府。图为当时的甘孜县城。

  1936年5月,当波巴政府在甘孜成立时,夏克刀登当选为军事部部长。他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红军北上,除了协助安置伤病员外,还为红军战士提供帮助,并协助共产党人征集急需的粮食及提供牛、马等驮畜进行运输。在红军离开甘孜时,他还组织支援了红军牦牛400多头、马100多匹,并派人给红军担任向导和翻译。夏克刀登与共产党人建立的密切关系,以及他斡旋和调解共产党人与康巴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增强了他的声望。

  进藏路线的选择

  1950年初,毛泽东将解放西藏的任务交给西南局。进军及解放西藏,必须有人力、物力的充足支撑,后勤是胜利的保障,保障需要公路运输,修路需要民工。四川藏区是高海拔地区,山高坡陡,筑路困难,在未修通前,运输物资需要靠人肩驭运,部队长途行军所需的粮食也得就地解决,这一切都需要组织民众、提供帮助。


图为红军长征时期的甘孜绒坝岔。

  在历史上,从康定进入西藏有南北两路:经雅江、理塘、巴塘为南路,距离较短,但上坡下坡,海拔高度变化大,沿途的地方势力多,治安难以保障,须分段运输,多次交接;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及邓柯入藏是北路,距离长、海拔高,坡度相对和缓。

  1936年6月14日,红六军团到达乡城,受到桑披寺僧俗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并为红军筹集了大量粮食。图为乡城桑披寺。

  夏克刀登是康北的大头人,控制德格、白玉、邓柯及石渠四县,影响甘孜、炉霍等地。重要的是,德格、邓柯与西藏隔江相望,是进军昌都的咽喉,也是前线物资的聚散地。夏克刀登拥护党,欢迎解放军,影响属下头人及民众的人心向背,可确保治安稳定及驭运顺畅,毋需分段运输。解放军能在此地集结,保障后勤,顺利进军,因而进军西藏的路线选择以北路为主,与夏克刀登等的政治倾向有着直接的关联。(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图片均翻拍自甘孜州民族博物馆 部分资料参考自《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邓小平年谱》《十八军先遣侦察科进藏纪实》《西南民族工作参考文件》)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