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0 > 第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 > 一线采访

藏东明珠:西藏现代教育的开端与70年巨变

李元梅 贾华加 发布时间:2020-09-22 18:5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昌都市不仅是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西藏飘扬之地,西藏的现代教育也在此开启。


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昌都小学

  1950年12月31日,昌都地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在昌都地区创办学校,发展昌都地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决议》。1951年1月1日,进藏部队派文教组负责人李安宅、于式玉两位教授筹办昌都小学。

  1951年1月20日,昌都冬学成立,时有学生60余人,分甲、乙、丙3个班进行授课。同年5月1日,在冬学基础上正式成立昌都小学(昌都市实验小学的前身),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创立的第一所现代学校,是西藏现代教育的起点,昌都各族普通群众结束了没有权力接受教育的历史。

  9月21日,昌都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巴桑次仁在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70年来昌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图为昌都市实验小学的未来教室

图为2019年昌都市研究生考试

图为护理学专业学生

  发端70载愈壮大

  1951年昌都地区仅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在校学生60多人,教师主要以进藏部队随军干部为主,总人数不超过20人。

  目前,昌都市各级各类学校669所,已经建立了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在内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人民群众入学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昌都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47859人,是1951年的2464倍,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基础教育阶段教职工10562人,是1951年的528倍。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4481502平方米,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学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国家标准,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年平均达1万人次,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4年。

 
图为昌都市实验小学在学校操场开展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图为传统文化进校园

图为第二课堂茶艺课

  春风化雨润无声

  70年来,昌都市突出加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双语”教育,按规定落实少数民族教学语言。内地西藏初中班、中考、高考、对口高职“四大考试”少数民族单独划定分数线,招生不断向民族考生倾斜,向基层农牧民群众子女倾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教育系统500多人次的电教作品在全国各类多媒体大赛中获奖。1985年以来,内地西藏班累计培养昌都籍合格毕业生1万多人,积极与天津、重庆、福建援藏省市协调,专门开办昌都班,2014年以来累计招收昌都籍学生987人,让更多昌都孩子走出大山、走向内地接受优质教育。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瞄准意识形态这个靶心,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教育。深入开展“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过好当下幸福生活”“新时代好少年”“四讲四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让师生树牢“四个意识”,淡化宗教消极影响,增强“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

  在发展和繁荣昌都体育事业上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共建成各类体育场地642个,以大象拔河、抱石头、抱沙袋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地区每年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30余次(项),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人数20万人次以上。1965年以来,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都将体育课列入教学计划,学校体育逐步成为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两课”“三操”“两活动”全面普及,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体育施标面达到100%,达标率90%以上。


图为重庆援藏教师开展培训活动示范课

图为昌都市第一届小学联盟藏文名师讲堂活动

  立德树人师为范

  70年来,昌都市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待遇不断改善、关心关爱不断加强、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教师队伍成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

  多年来,通过给位子、搭台子、结对子、树样子等方式,有效发挥教育人才援藏作用,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徒关系,促进本地教师与援藏教师的深度融合,加强两个团队的人员对接、理念对接和工作对接,全市教师队伍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默默奉献。

  “70年光辉历程,70载辉煌成就。”巴桑次仁总结道,“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凝聚着内地援昌省市、企业的无私援助;凝聚着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脚踏实地的昌都人民正放眼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昌都教育新的辉煌篇章。”(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贾华加 图片由昌都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 杨加才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