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改善翻译人才培养 促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2-04-12 16:26:00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作者:杜可君(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必须重视翻译和翻译人才。这是因为,翻译是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行为,若不经有效的翻译,我国的思想理论和知识观念便难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在异国土壤获得新的生命力。

  翻译具有工具和价值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翻译是言语符号的语际转换,可以被简单地视为意义在不同语言间的“对等”转化;另一方面,为谁译、译什么、怎么译等基本问题,蕴含着价值判断、审美旨趣和文化态度,是译者个人选择、群体意向和国家意志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为时代所需、为国家所用的翻译人才,用外国人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课题。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从理解世界转向传播中国

  自晚清以来,出于“开眼看世界”的渴望,我国开始了对于外国著作的译介,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以后达到了高潮。翻译是了解外国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此前由于经历了长期停滞和禁锢,人们对异域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翻译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长期以来,翻译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国人了解世界、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比较而言,在向世界译介中国这方面的努力严重不足。以国家版权局输入输出版权数据统计为例,2019年,从美国和英国引进的出版物版权总数分别为4322和3420,而向两国输出的出版物版权总数仅分别为1003和505,体现出输入和输出很不平衡,与我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较不相称。

  近二十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国外受众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迫切希望从历史和现实、政治和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全方位的了解中国。中国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加工者和传播者。本国信息需经翻译的筛选、转化和调适才能通达国外,因此翻译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重要转变,翻译不仅要帮助中国了解世界,更需要向世界阐释中国,用它国的语言来表征自己,在与世界的互动和对话中获得理解、认同和尊重。

  从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来讲,这意味着培养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以往的外语人才和翻译人才培养将重点放在学习外国文学、语言和文化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翻译人才可能对英美文学及其流行文化如数家珍,而对中国的四书五经、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何以担当译介中国的重任?因此,在当前的翻译人才培养中,迫切需要弥补本土文化滋养不足的短板,加强对本土历史文化和知识观念的教育。

  从通用翻译人才培养转向专业翻译人才培养

  国家话语的对外传播是个系统性综合性工程,从传播内容来说可以细分为多个领域,如政治话语、经济话语、法律话语、医学话语、科技话语等。每一类话语都有其自身的术语表达、概念范畴和论述判断,集合起来全面反映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民族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气象。翻译并非语言符号之间的简单移植,需要在准确理解源语意义内涵的基础上,用目的语进行再表达和重构,因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用外语准确阐释中国数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的必要前提。如今市面上充斥着大量低劣的翻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译者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如果对用原文表达的专业知识都看不懂,在翻译中难免出现望文生义、生搬硬造的错误。

  自2006年首次在高校中设置翻译专业以来,我国翻译人才培养规模急剧扩张。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共有272所高校设置了翻译本科专业,249所高校开设了翻译专业硕士学院,累计招生近6万人,翻译人才培养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但是从培养质量上来看,还存在着同质化和单一化的问题,人才培养局限于听说读写等外语技能和翻译技能,知识领域局限于文学、文化和语言。因此,我国翻译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从通用人才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找准专业方向,凝练特色,才能满足国际传播对于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

  翻译天然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翻译人才的培养单靠外语学科本身是无法完成的。多年来,我国不少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地域特征,在实现翻译+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协同共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例如,南京邮电大学翻译专业硕士教育设置了信息与通讯技术翻译的专业方向,通过语料库技术,对专业技术文献进行语言和文化上的对比,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术语和原理,凸显了在专业翻译领域的优势。

  法律话语是中国对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对外法治宣传,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对于争取国际司法话语权、打破西方国家在司法领域的垄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政法大学从培养目标、师资引进和培养、专业课程设置、测试等各个环节入手,培养通晓法律和外语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的医学口译工作坊,面向区域内国际医疗市场需求和中医药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集合了来自医学、翻译和医疗翻译等领域的专家师资,吸引了在校学生、高校教师和来自医疗企事业单位的学员,推动了“外语+医学”的跨界融合,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口径,吸引很多非语言专业的医疗人才加入到医疗翻译工作中来。

  从语言技能专一培训转向以国际传播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培养

  翻译被喻为国际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语言能力是进行有效国际传播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对外话语传播中,中国故事不仅要通过翻译“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只有用外国人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进行翻译,才能对其观念、情感、价值和行动产生影响。因此,翻译人才的培养除了精湛的语言能力之外,还需要进行创新意识、思辨意识和信息素养的综合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意味着翻译人才需要打开视野,摆脱固有思维的局限,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创新翻译原则、方法和策略。“忠实”是翻译恪守的基本准则。然而过去的翻译实践证明,很多完全遵循忠实原则翻译的文学作品,却躺在国外的书架上无人问津。外国小说翻译的鼻祖林纾不懂英文,在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删改创作,通过生花妙笔奉献了一部部佳作,对引介外国文学进入中国发挥了开创性的作用。在进行反向文化传播的今天,节译、选译、改译等以受众为导向的灵活的翻译方法值得借鉴。

  思辨意识意味着翻译人才需要具备文明互鉴意识,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摆脱本土思维的局限性,融会贯通,美美与共。这意味着翻译人才的培养要引入对比和思辨的视角,通过语言来习得文化,在中外对比中求同存异,寻找不同话语之间的共同点、交汇点、共鸣点。文化态度和共情能力将影响翻译内容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使用,最终决定翻译作品是否能获得受众的认同,在异域文化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为世界看中国提供更多的真实性、丰富性和立体性。

  信息通讯技术已经渗透到对外传播的各个环节,可以说是“无技术,不传播”。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素养决定了翻译传播的广度、深度和厚度。是否能在技术伦理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技术的潜力,创新译介中国的路径和模式,也是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数字技术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意义生成和传播的空间,除了文字以外,图片、视频和链接文本也是重要的介质。过去单模态的翻译输出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多模态混合的输出模式因其及时性、互动性和直观性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翻译人才也需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打通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隔阂,变单模态翻译为多模态翻译,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开放、多元、复杂的全球语境中,翻译人才被赋予了融通中外、帮助世界读懂中国的历史使命。翻译人才培养应当呼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坚持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统一、在语言和翻译技能的基础上凸显专业特色、进行内涵式构建,为实现人类文明互通互鉴、中外受众共鸣共情做出贡献。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外语信息化专向“新文科视域下商务口译慕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资助项目,编号GD21WZX02-11】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