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南通大学:提升社会服务的科技“浓度”

发布时间:2022-04-28 14:49: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范苏

  制备出5种建筑增强型聚合物材料,自主设计出聚合物多维杂化装置,在国内率先提出聚丙烯纤维液体骤冷理论……今年3月,南通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筑用高性能纤维及土工材料的制备与工程应用》顺利结题,这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将开启建筑用纤维及土工材料的高性能时代。

  南至广西南宁,北至甘肃敦煌,跨越南北多种气候和交通环境,该项目研发成果在钢桥面铺装、交通隧道防水层铺设、尾矿或废渣处理工程等12个特殊工程上实现了具有规模和示范效应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还能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这也是南通大学“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提升社会服务的科技“浓度”的又一生动缩影。

  下好社会服务“先手棋”

  “让广大专家教授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将科研攻关站在社会服务‘第一线’,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活起来’。”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对如何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

  除锈作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表面处理工程中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工艺水平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传统的除锈工艺不仅自动化程度低,而且污染严重,急需进行绿色技术升级。”为此,施卫东领衔的流体机械与海工装备制造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申报组建了“江苏省船舶与海洋装备绿色修造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绿色修船表面处理成套装备研发工作,从高压水射流,再到冰粒子射流,逐步解决船舶行业绿色修造表面处理的“卡脖子”技术,使其成为全修船行业可共享、可依靠的公共科学资源。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共建设了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国家级服务平台,与重点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合作载体600余个。

  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

  “从‘副高1档’提升到‘正高1档’,我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对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的魄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青年教师张伟博士在学校首轮岗位绩效定档评审中,以优秀的业绩跨层级“低职高定”,直接被定档为正高档,享受教授档岗位奖励津贴。

  “人才是第一资源,不仅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更要营造出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干事氛围。”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表示,学校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以实绩论英雄,实现优绩优酬,鼓励教师在一些领域填补空白,促使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科研创新的“永动机”,南通大学积极落实江苏省“科技创新改革30条”,以科研质量为导向,不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出台了20余项政策文件,建立起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质量成果为目标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近三年来,南通大学共有70位教师通过认定评审方式取得了高级职称,58名副教授、15名讲师被跨层级“低职高定”为正高档。

  按下成果转化“快进键”

  夜幕降临,南通市部分市区核心主干道上,一座座“智慧路灯”成为当地亮丽的夜景。这些路灯整合了智能节能照明、无线网络服务、智能充电等多种功能,由南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施佺教授团队设计。目前,路灯安装数量达到2000多套。

  “高校从不缺乏创新的‘基因’,科技创新只有对接现实需求,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才有广阔的前景。”施佺说。

  如何将象牙塔顶端的科研成果,播撒到最需要的土壤中?南通大学组织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地方特色产业或行业开展“线”对“线”的对接,组织老师与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点”对“点”对接,形成科技助力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机械工程学院联合地方企业,通过3D打印技术研制出“智能测控方舱”,数秒内完成人脸识别、测温、消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有效助力了企业疫情防控;纺织服装学院研制出既能保温又能隔热的“鹅绒结构的轻质保温细微化纤维材料”,被企业采用后,实现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

  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南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施行“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新型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机制,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让及许可、横向科研管理、创业孵化管理、作价投资管理”的专业化工作链,实现了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工作高效联动。

  近五年来,学校共进行成果转移3300余项,授权专利2235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10亿元,带动企业新增产值近500亿元。

  “新时代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必须要打通产学研融合‘最后一公里’,弥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之间的‘断点’,才能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浦玉忠说。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