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旷野青春”,因守护自然而蓬勃多彩

发布时间:2022-06-20 11:22: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展现青春风貌,关注青年成长④】

  编者按

  山林翠色欲滴,乡野生机涌动。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平川旷野上、活跃在万物生灵间;他们对大自然爱得深沉,为了环境的美好、生态的多样甘愿挥洒汗水、燃烧青春。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位自然保护工作者的“旷野青春”,并去“参观”青年科普工作者的生物多样性网络课堂,看看他们为了让自然世界的生命图景更鲜亮,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收获了何等的幸福。

  ·一线讲述·

  “植物猎人”:跑赢时间拯救濒危植物

  讲述人: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负责人、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馆员 钟鑫

  我的工作,是收集保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从而实现永久存续和可持续利用,算是新时代的“植物猎人”。当前,植物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设备精良的实验室,但搜寻种质资源,必须回到丛林和荒原中,手脚并用、眼观六路。在野外,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不得不深入到虫蛇和旱蚂蟥密集的沟谷。

  我曾三次造访中国最后通公路的县——西藏墨脱县。2010年,大学毕业的我第一次前往墨脱,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我从米林县派镇跟着回乡过年的老乡,徒步4天翻过喜马拉雅山,穿过温带和亚热带丛林,举着一手臂被旱蚂蟥叮咬的血痕抵达墨脱县城。那时墨脱只有两条街,却让我第一次见识到了极为丰富的植被多样性:从高海拔的高山苔原、灌丛、草甸,到中海拔的针阔混交林,再到郁郁葱葱的亚热带阔叶林。这些自然之美,坚定了我研究植物的信念。当我7年后再次来到墨脱时,这里的条件已经随着波墨公路的全线贯通而大幅改善,发展成了拥有近十条街的热闹县城。唯一不变的,是这里奇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

  近30年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我国2007年建成了“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目前保存了超过1万种中国本土野生植物的种子和8000多种植物的DNA材料。我所工作的辰山种质资源库和辰山植物标本馆于2017年加入了以西南种质资源库为主体的“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成为我国30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之一。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收集保存我国特别是华东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同时服务社会。

  截至2021年底,我们已经收集保藏了2000多份植物种子,超过4000万粒饱满种子,以及涵盖近1万个物种的6万多份DNA材料。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比如全世界仅存一棵野生植株的普陀鹅耳枥,以及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已在辰山迁地保育,形成了可延续种群。同时,我们每年为近60个单位和科研课题组提供种质资源,基于对这些植物材料的研究,每年能产出40篇以上的研究论文和专著,为我国植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一名植物爱好者成长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采集和守护者,我感到很骄傲。随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颁布,以及中国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全面展开,我国野生濒危植物面临的生存危机比过去有所缓解,但仍迫切需要保护,这要求我们努力和时间赛跑,呵护这些珍贵而脆弱的生命。

  “追豹女孩”:在世界屋脊绽放青春光芒

  讲述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雪豹监测项目协调员 姜楠

  今年是我在青藏高原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从青海玉树三江源,到海西祁连山,再到西藏那曲,我一直都在“追豹”的路上。

  雪豹是青藏高原的保护旗舰种。社区监测、生计发展、人兽冲突、垃圾管理……这里的每项工作都和雪豹息息相关。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们组织当地牧民作为监测员参与布设和维护红外相机,我们负责回收及整理、分析、反馈收集到的数据。通过一台台红外相机,我们能清晰捕捉该地区雪豹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踪影,了解它们的活动节律、分布信息和行为习惯。

  在世界屋脊研究野生动物,免不了直面挑战。雪豹喜欢陡峭的石壁和山崖,因此安放红外相机必须克服恐高心理。2021年10月,在云塔村爬山布设红外相机时,我为了紧跟队伍,没来得及观察周围环境。当穿过灌木到达监测位点时,才发现自己站在山脊线上,背后就是几十米高的断崖,立马吓得眩晕蹲下。检查并重新安装好红外相机后,我们又爬完两座山才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这一趟,我们创造了为追逐雪豹一天内翻越3座山的纪录。

  在祁连山无人区,相机布设在没有路的山沟里,车只能开到沟口。我从下午3点顺着河往沟里走,走到最深处相机位点时,已经傍晚7点左右了。此时气温明显下降,体力耗尽的我只能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加快脚步,终于在晚上8点半回到了车里。这一天下来,我大概走了15公里的山路。2021年11月,我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格拉丹东雪山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当晚在姜古迪如冰川下海拔5350米的牧户家借宿。下半夜,我的心率突然下降到65左右,由于高原反应喘不上气,同行人紧急找来氧气,才化险为夷。

  这条路虽然艰苦,但也留下很多感动瞬间。每次回收红外相机数据,当地牧民监测员都会紧盯我的电脑屏幕。当看到雪豹时,他们会激动地大叫“sa”(雪豹的藏文名),然后拿出手机对着屏幕拍个不停。2019年玉树遭遇雪灾时,监测员白玛把受灾的野生动物背到家中处理救助、悉心照料,并放归野外。三江源的牧民们对动物的热诚是我们开展保护的有利条件,也是三江源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保存的基础。

  近年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已有30多位青年研究者在青藏高原留下了足迹。在嘉塘草原,我们开始了草场监测及恢复,发动社区阿姐制作手工艺品;在巴塘草原,我们让水獭成为玉树结古镇的明星物种;在昂赛峡谷,我们开展的自然体验活动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大猫谷”;在索加草原,我们协助安装防熊门窗缓解当地人熊冲突……相信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成立,越来越多的公众会关注这片神奇的土地,也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阵营中来。

  “燕鸥保镖”:于荒岛守护“神话之鸟”

  讲述人: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成员 严志文

  我工作的燕鸥繁殖岛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海域韭山列岛中铁墩屿。小岛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岛上除了茂密的五节芒,就是陡峭的礁石,人类能活动的地方极小。2018年6月,我第一次登上了这座无人小岛。炎炎夏日,岛上并无电风扇、冰箱等常见家用设施,天热只能手摇蒲扇。仅有一个大塑料桶储备日常用水,蔬菜只能挑选耐放的,肉类只能存放两三天……尽管条件艰苦,但看到中华凤头燕鸥之后,我顿感疲惫全无。

  很快,岛上的蚊子给了我第一个教训——它们无处不在,叮咬得人又红又肿、疼痒难忍。紧随其后的雨季、台风季,我们遇到了更多困难:连续阴雨天让太阳能板发电不足,耗光了储备电力;衣服、背包等全都发霉了,金属物品锈蚀很快,我的相机上也有了盐锈的痕迹。台风时,监测小屋摇摇欲坠,门前的桑树叶全部被吹光,瓢泼大雨使屋子多处漏水;熬过台风,等来的却是无尽潮热……志愿者们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年,我们记录下40余只中华凤头燕鸥成鸟,令其全球数量从之前记录的不足50只增加到了80只左右。

  2019年6月,我入职浙江自然博物院。当月下旬,我再次来到韭山列岛。这一年,我共记录了70余只中华凤头燕鸥成鸟,全球总数量达到了近100只,令人无比欣喜。

  2020年4月下旬,我从燕鸥繁殖季一开始就驻岛监测。那时浙江陆地气温宜人,岛上却冷风阵阵。我在中铁墩屿见证了燕鸥从到来、转圈跳舞求偶、选择巢址产蛋、孵蛋、育雏、幼鸟学飞再到南迁的全过程,对这个物种的情感更深了。这一年,中华凤头燕鸥成鸟的全球总数量首次突破了100只。又过了一年,中华凤头燕鸥成鸟的全球总数提升至近150只!“神话之鸟”告别神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在无人岛守候中华凤头燕鸥的这几年,我见证了一个物种在人类努力下种群数量逐渐回升的动人故事。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持续努力,让这个物种数量破千甚至上万,彻底脱离灭绝险境,让壮美的大自然因为这些生灵而永远生机勃勃。

  ·先行者说·

  “深海勇士”:乘“蛟龙”探深宫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李新正

  20世纪90年代初,我就开始研究浅海和深海的虾类等海洋生物,发现浅海种和深海种生物身体部位构造差异很大。浅海虾类的生活环境可以通过水肺潜到水下直接观察,但深海环境怎么观察呢?我始终梦想着有一天能去深海看看。直到有一天,“蛟龙”号帮我实现了梦想。

  2013年,“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成功完成,正式拉开了中国深海考察和深海科学研究的序幕。作为该航次科学家团队成员,我亲历了该航次第一个航段的考察过程,并成为科学家团队中第一个下潜超过3500米水深的成员。

  2013年7月3日,我与潜航员唐嘉陵、工程师张东升一起执行“蛟龙”号第58潜次南海考察任务。9时2分,驶潜器开始垂直下潜,落向海山。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舷窗外的海水由宝蓝色变成深蓝色直到漆黑,闪着荧光的浮游生物向上一一划过。很快,我们就下潜到了3573米的海底。我们观测到了看不到边的铁锰结核,看到了紫色、白色、红色、深褐色的多种海参,还有红色的真虾,白色的海百合、海伞珊瑚、铠甲虾……

  潜艇行驶过程中,壮观的“鹅毛大雪”出现在窗外。这是海水中的絮状有机物被潜器强光照射呈现白色,在与潜器做相对运动时如同漫天大雪。潜器上升时可以看到白色的珊瑚丛,如同黄山迎客松一般伸出“手臂”。最令人震撼的是一株长在悬崖上、脸盆大的雪白海绵,后来我们研究其骨针后认定是一个海绵新种,并命名为“小六轴囊萼海绵”。潜器上升后,又看到了只有深海才有的大型鱼类鼠尾鳕等动物。之后,我们进行地质取样、生物采样……不知不觉间,本潜次计划的考察时间到了。潜器返航,顺利完成了考察作业。

  这次下潜,我亲眼看到了3500米到3700米水深处海底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证明深海虽然黑暗高压,但生物种类数一点儿也不少。通过这个航次考察,我们发现了冷泉环境和海盆、海山环境的很多生物多样性特点。在冷泉或热液环境中,生物群落个体密度和生物量远高于浅海。

  近几年,中国学者在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的成果井喷式爆发,引领了学科发展。中国已进入深海探险考察的黄金时代,处于深海考察研究的第一梯队。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我深感骄傲。

  我也切身感到,深海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被污染破坏,生物群落的恢复非常困难。中国学者坚决主张:任何海域的深海采矿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这已在国际上达成广泛共识。我认为,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受到更多重视,这既是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资源,也是人类保护地球生命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观察·

  网络科普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潜力

  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 周梦爽

  深潜3500米探寻海洋生物的“深海勇士”,收集数百种珍稀植物种子的“植物猎人”,一天内翻越三座山、徒步15公里的“追豹女孩”,在无人岛守候多年的“燕鸥保镖”……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心力合流、聚沙成塔,为生态万象搭建起保护屏障。这些人当中,有手拿监测表格、在深山野林穿梭的自然保护工作者,也有坚守在显微镜旁、计算机前的科研人员,他们挥洒智慧和汗水,守护自然与生命之美。当我们放眼网络世界,还能发现很多科普工作者活跃的身影。擅用各类社交媒体、拥有丰厚知识储备的他们,在虚拟空间构建起一个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网络课堂。

  “网络热门生物鉴定”引发的线上热潮,让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成为现象级科普作者。他打造的个人科普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以短视频收获数千万粉丝,引发了网络“博物热”。在他的“网络热传生物鉴定”系列短视频中,你不仅可以了解花鸟鱼虫、走兽猛禽的学名、种属及一些珍奇生物的特性,还可以学习如何辨别营销账号制作的虚假视频。有网友这样评价:“小亮火了之后,遇到稀奇古怪的动物视频,弹幕里经常出现‘这个不是小亮科普过的××嘛’。科普工作者提升国民知识素养的作用,真的不一般。”

  有人说,博物学的“浪漫”存在于科学和艺术之间。或许,网络科普也是如此。新媒体只是科学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普及的载体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其传递的内容价值。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认识动植物是尊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还有很多科普工作者,身体力行地探寻着生物多样保护与网络科普之间的连接方式——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在微博上记录工作中救护兔狲、雪豹、猞猁、荒漠猫等野生动物的日常;90后“学霸夫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生唐骋、曾在学术期刊工作的蔡春林共同运营科普视频账号“芳斯塔芙”,被誉为B站传递知识最严谨的科普账号;由于经常在视频里对植物进行报菜名式的介绍,王辰被称为“科普届的相声选手”。他曾经是《博物》杂志编辑,受张辰亮影响从科普作家转型为自媒体人,为粉丝“解锁”植物背后的科学知识……

  为把科普课堂的概念延伸开来,还有许多新的尝试。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前夕,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与西南林业大学联合打造的“云南生物多样性”网上博物馆正式上线,采用信息化、可视化、虚拟化手段,通过图文、直播、AI以及元宇宙动态场景等生动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2022年4月,“城市生物图鉴”“春日识花挑战”等话题活动接连举行,600位科普博主带领网络用户观察身边生物,体会生物多样性。

  2021年10月8日,中国发布首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系统介绍了我国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与实践,指出“中国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行动体系基本形成,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参与度全面提高”。倡导全民行动,是中国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的举措之一。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网络视频、科普作品可以引导大众通过科技力量感受自然万物、体味“博物之美”,让更多人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生物的认识与了解,激发了好奇的本能、求知的欲望,一步步迈向科学的真谛。下一步,为公众提供自然科普教育的网络生物多样性课堂,或可成为撬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行动的重要发力点。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周梦爽、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杜克成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